[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闭门锁无效
申请号: | 87208831.6 | 申请日: | 198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42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孙鸿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鸿彦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西直门外***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闭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和机械相结合的门锁。
目前现有的电子门锁如光电门锁、磁开关锁等。都是从钥匙的不可复制性、开锁方法和锁的内部开锁程序的保密性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对自动锁闭的研究很少,至今未见先例。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锁闭方法简单,具有对室内人员进行统计的能力,当室内无人时能自动锁闭的门锁。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以门缝为界分主锁和附锁两部份。主锁装在门上,附锁装在与主锁相对应的门框柱上。主锁和现有技术一样,靠钥匙转动锁芯(5),通过方形连杆(33)与拨盘(30)来完成锁的开启任务。锁的内侧装有室内锁闭扭(45),上有突片(37)。另一面装有锁芯鼓(6)和室外锁闭搬手(4),搬手(4)通过长连杆(2)与拨片(3)相连接,又与异形板销(1)发生连系,弹簧(25)将(1)推入长孔(56)内完成室外锁闭。门框柱底端按装有“光电”人数检测装置(7),数据处理电路(54)、警报电路(55)。自动锁闭执行电路在附锁内。自动锁闭的控制机构在主锁内,主锁和附锁共同完成自动锁闭任务。附锁的电气部份,是通过“对接开关”(17)接通的。因此门上可不设置电线。电源由锁外的交直流自动切换器(38)提供。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的优点:
1、使用自动锁闭,不会发生室内无人门不锁闭的现象。免去了现有技术锁门的麻烦手续。
2、计数报警器在计数器一旦产生误差时,总是在最后一人走出屋门或出室之前告诉主人,不会产生误锁和不锁。
3、一但执行自动锁闭,除了钥匙,其它任何物件都不能将门撬开。
4、人工锁闭简单,只要搬动一下外锁闭搬手,门即可被锁闭,手续简便。
5、检测系统虽然多了一个不高的门坎,但对室内却起到了防风、防尘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将从下列附图中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和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1-1剖面图。
图3为电气原理图。
图4和图5为检测原理图。
图1、2、3上的虚线(46)为门缝线,该线的左边为附锁,是完成数据处理及自动锁闭执行任务的。右边为主锁,是完成人工锁闭及控制任务的。两部份的电路是通过设在门缝处的对接开关(17)接通的。
门框柱(49)的下部设有“可见光”光源(40),通过透镜(48)和滤光片(42)变成束光,照射按装在另一门框柱(47)上的光敏元件(39)。根据不同型号计数器(8)的要求,设2个或3个光敏元件,並且水平排列。当用3个光敏元件时,两侧的光敏元件为逻辑控制,中间的产生计数脉冲。光敏元件最佳设置高度为4~20厘米,水平排列最佳宽度为4~8厘米。在两门框柱间,贴地面设有高度为2~3.5厘米的“分步坎”(41),其作用是当人员进出室时,迫使两脚跨越“分步坎”,提高检测精度,保护电线(53)。
图4为使用moS计数器时的检测原理图。光敏元件用3个,当人员进室迈过“分步坎”(41)时,先逐次把光敏元件(39-1)、(39-2)、(39-3)全部遮住,放大器(7-1)、(7-2)(7-3)均输出高电位,这个过程不计数。
人腿继续前进,先放开光敏元件(39-1),计数器(8)的控制端TW+为低电位,CP端和TW一端均为高电位,计数器仍不计数。当人腿继续前进时,突然放开光敏元件(39-2),放大器(7-2)产生一个负脉冲前沿,送给CP端,计数器作加法计数。同理,人员走出时按相反的顺序,遮挡或放开光敏元件,计数器则作减法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鸿彦,未经孙鸿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88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