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户自动电话交换机直拨入中继器无效
申请号: | 87208995.9 | 申请日: | 198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46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8-09 |
发明(设计)人: | 薛九清;王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薛九清;王圣祥 |
主分类号: | H04M3/00 | 分类号: | H04M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西省大***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自动电话 交换机 直拨 中继 | ||
本实用新型,是专为取消小交换机的转接话务员而设置的,属于市话局用户呼叫小交换机用户的领域。
目前我国生产的较大型的用户自动电话交换机。向外呼出是全自动的;外线呼入是半自动的。当外线呼入后先由话务员应答,然后由话务员拨叫内部号码,完成接续过程。如HJ901、HJ905等型纵横制交换机均如此。这种接续方法不仅速度慢、保密性差,而且往往由于话务员忙于其它事情而影响电话接通。国外引进的设备,有的虽然也没有转接台和转接话务员,但是却有代转电话机和代转人员(兼职话务员)。如引进的CS-210程控小交换机,外线呼入后可轮流转移在固定的三部电话上,如果外线呼叫其它电话,则由其代为转接。
本实用新型装在用户交换上后,当外线呼入时只要外线用户继续再拨其内部号码便会接通其内部的任意单位。不再用话务员或代转人员转接。这样不仅接续速度快、保密性强,而且每年还可为小交换机单位节约4~6千元的话务员费用。(4人)
造成用户自动电话交换机的呼入部分不能实现直拨呼入接续的原因,是因为市话局设备中主、被叫之间存在着隔直流电容器不能使脉冲直接传送的原故。
过去曾有一些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如步进制交换机中的万能终接器,就具有垮过隔直流电容转送脉冲的性能,但是由于我国小交换机用户发展较快,数量较多,如果满足直拨性势必增大市话局交换设备的造价。而且此方案在纵横制市话局更难实现。因此这种方法没有被广泛应用。利用音频脉冲、载波脉冲也同样有增大费用的弊端,因此我国用户自动电话交换机呼入,采用了半自动接续方式——由话务员转接。
本实用新型是将市话局经隔直流电容器送来的脉冲信号,接收下来经放大整形后再控制小交换机的相关电路叫到其内部号码,从而实现了用户自动电话交换机呼入全自动化。由于该设备只装在用户交换机一端市话局不增加任何设备,所以不但造价低,而且易于安装和维修。
该直拨入中继器包括:铃流信号接收(1)、脉冲信号接收与放大(2)、脉冲转发(3)、程序控制(4)、复原电路(5)、等组成。使用电源58~64伏,最大使用电阻(环路)2K欧;最大线间电容为0.5微法;使用温度为0~50℃;湿度为45%~75%。脉冲断续比为1:1.66±0.2,速度8-15/秒。
使 用 范 围
本实用新型只限于市话局为程控局、纵横制局,步进制局;小交换机为程控、纵横、步进制机器时使用。(步进制局对步进制小交换机时不能使用)
接 口 方 法
直拨入中继器和小交换机的接口,采用了与转接台并接的方法,这样不会影响转接性能,当外线用户直拨不成功时,仍可由转接台进行转接。
具体做法:
(一)每台直拨入中继器的a、b线(T3、T5)分别与一条入中继线的a、b线相接。(从配线架复接)
(二)每台直拨入中继器的出线a′、b′(T14T16)分别各与一空号用户的a、b线对应相接。
(三)将直拨入中继器的正、负电源端T1、T20分别与小交换机正、负电源连接(经过分路保险)。
通 话 接 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薛九清;王圣祥,未经薛九清;王圣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89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盆碗多用罩
- 下一篇:多功能双密电子密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