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座机用1吋全身彩照135附件无效
申请号: | 87209129 | 申请日: | 1987-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9129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杰 |
主分类号: | G03B17/02 | 分类号: | G03B17/02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赣州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梅凤,夏琛莲 |
地址: | 江西省石城***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机 全身 彩照 135 附件 | ||
本实用新型属照相器材的改进
目前,照相馆使用的座机,因结构上的局限性,只能照黑白照片,而不能照1吋全身彩色相片,为此座机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的追求,彩色照相已越来越被广大人民所喜爱了,特别是1吋彩照。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在座机上照1吋全身彩色照,从而大大提高了座机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同时适用于“外拍机”。
座机用1吋全身彩照135附件,由一个快门闪光联动装置(1),一个缩短成像焦距装置(2)、一个胶卷暗盒装置(3)和一个调焦取景器(4)组成。快门闪光联动装置在打开快门时使闪光灯同时闪光,使色温达到5000~6000K。缩短成像焦距装置用来改变镜头位置,缩短成像焦距,以满足拍1吋照需要。调焦取景器用于调焦取景。胶卷暗盒装置用来放置彩色胶卷。通过这些附件的作用,从而达到在座机上照彩照的目的。
图一、为附件在座机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1)为快门闪光联动装置。
(2)为缩短成像焦距装置。
(3)为胶卷暗盒装置。
(4)为调焦取景器。
胶卷暗盒装置和调焦取景器在同一工作位置。
图二为快门闪光联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快门闪光联动装置是由一个闪光灯(5)经连接支架(6)固定在座机顶部。座机顶部靠近连接支架旁开一小孔,小孔上安一插座(8),可与闪光灯插头(7)连接。座机暗箱面板(17)内侧,与快门活塞(15)对应位置上有一“Z”字形的金属接触管(13),金属接触管的一端固定在暗箱面板(17)上,另一端固定一弹簧(14),并要求该端与快门板(18)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从插座引出导线(9)、(10),它们分别与金属接触管(13)和快门板(18)相连接,快门活塞管(11)一端与快门皮球连线(12)相通,当照相按动快门皮球时,一方面使座机快门迅速打开,同时通过气动作用,使快门活塞(15)很快顶向弹簧,从而在导线(9)、(10)、弹簧(14)、快门活塞(15)、闪光灯(5)之间形成通路,完成闪光和快门的联动作用,使彩照达到所需色温。
图三为缩短成像焦距装置结构示意图
缩短成像焦距装置由框架和镜头板组成。
框架包括一块代有四方孔的四方板(19)和一个凸台(20),凸台安在四方板正中的四方孔上,镜头板(21)大小和凸台大小一致,并通过凸台上的卡子(22)和钩子(23)固定在凸台上,四方板(19)到镜头板(21)的高度为100~150mm。镜头板(21)和镜头孔(24)大小均可根据需要调换和开置。缩短成像焦距装置固定在座机暗箱面板(17)内侧,罩在快门板(18)上方,并要求镜头孔与快门孔同园心。
本装置用来解决1吋全身像的成像问题。从图一可看出,当镜头在原来位置(F)时,成像焦距较大,影像落在胶片万能后门的AB之间。当镜头改之在图一(E)位置时,缩短了成像焦距,影像落在万能后门的CD之间,正好满足1吋胶卷照全身像的要求。
图四为胶卷暗盒装置结构示意图
胶卷暗盒装置由盒盖(25)、盒体(26)及长方形带有插榫的底板(27)组成。
盒体内一端有金属框(30),其大小正好放置一个135胶卷,框的两端有缺口,作胶卷定位用,另一端是同轴心的金属园形卷片机构(34)、(35),内有弹簧,可以拉出并自动弹进。走卷框(33)固定在盒体中间,上有一平面凹槽,槽宽正好等于135胶卷宽度,槽中开一长方孔,孔中心应与镜头同一中心,长方孔的大小与135胶卷的1吋底片大小相符,走卷框靠近金属框(30)的这一端有一缺口,缺口上开一凹槽(如图七所示),安放计数八牙轮轴(32),该轴横穿暗盒体,轴两头有两个八牙齿轮,与135胶卷边上的齿孔正好啮合,便于卷片时带动八牙齿轮转动,齿轮轴伸出暗盒的一端安有计数指针及指示铭牌(36),八牙齿轮轴上有一定位孔(31)。
盒盖一端有2个小半园形凹槽(29),盖一侧有一定位销(28),内有弹簧,可手动提起,手松弹下,与盒体内定位孔(31)配合计数使用。
胶卷暗盒装在与座机万能后门相配合的长方形底板(27)的中间部位,其规格是根据6吋、8吋胶片暗盒规格而定。抽板(37)通过底板上的“T”型槽抽动,照相时打开抽板,照毕关上抽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杰,未经李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