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高度角、区时计算、气候类型演示尺无效
申请号: | 87209183.X | 申请日: | 198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36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1-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凤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凤山 |
主分类号: | G06G1/06 | 分类号: | G06G1/06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刘建军 |
地址: |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 高度 时计 气候 类型 演示 | ||
属于教学用具领域。
中学地理课程中,涉及太阳高度角、区时方面的计算题及气候类型问答题,以往都是学生通过背诵计算公式和气候类型特点学会这些问题的,学生感到繁琐,造成了时间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设计的。
本尺由上、中、下三部分尺板和尺板上的游标和刻度、文字构成。中部尺板可沿上、下尺板左右滑动,A、B面刻度可以互换。
A面刻度是计算太阳高度角和世界各地时刻的,尺板上部第一行刻度为地球纬度分,0数值在中间,在0数值两侧依次分布10、20、30……60、10、20、30。每两个数值之间等分为10格,每格为1分。第二行刻度为地球纬度,北纬在左边,南纬在右边,赤道在中间,赤道纬度值0与第一行0数值相对,赤道两侧依次分布10、20、30、……60、……90,这些数值分别与第一行10、20、30……60……30相对,每两个数值之间等分为10格,每格为1度,南北纬可以交换位置,尺板中部有四行刻度值,第一行是太阳高度角(度)的刻度值,其90数值与尺板上部第二行0数值相对,在90数值两侧依次分布80、70、60……0数值,它们分别与上部第二行10、20、30……90相对,每两个数值之间等分为10格,每格为1度,中部第二行刻度为太阳高度分,其数值60与本部第一行90相对,在数值60两侧依次分布50、40、30、20、10、0、50、40、30、它们分别与本部第一行的80、70、60、50、40、30、20、10、0相对,每两个数值之间等分为10格,每格1分,中部第三行刻度也为太阳高度分,其0与本部第二行60相对,在0数值两侧依次分布10、20、30、40、50、60,它们分别与本部第二行的50、40、30、20、10、0相对,每两个数值之间等分为10格,每格1分,尺板上部两行,中部的三行均用来计算太阳高度角的。
中部的第四行为时刻刻度值,从左至右分布1、2、3……24,每个数值代表1小时,每两个数值之间等分为10格,每格为6分。尺板下部有两行刻度值,第一行刻度为时区,西时区在左边,东时区在右边,中时区在中间,0数值与中部第四行数值12相对,其0数值两侧依次分布1、2、3……12,它们分别与西时区的时刻数值11、10、9……0,与东时区的时刻数值13、14、15……24相对,每个数值代表一个时区,每相邻两个数值之间相差1小时。下部第二行刻度为地球经度,西经度在左边,东经度在右边,0数值与本部第一行的0数值相对,在0两侧依次分布15、30、45、……、180,它们分别与本部第一行的1、2、3……12相对,每两个数值之间等分为10格,每格为1.5度,中部第四行和下部的一、二行是用来计算区时的,其时刻数值、东西时区,东西经度的左右位置可以交换。
B面是演示世界气候类型成因的,尺板上部第一行刻度是地球纬度,0数值在中间,在0两侧依次分布10、20、30……90,北纬在左边,南纬在右边,尺板下部第二行的刻度与其相对应,尺板上部第二行标有大洋西岸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对应南北纬数值10之间,热带草原气候对应数值10至20之间,热带沙漠对应数值20至30之间,地中海式气候对应30至40,温带海洋性气候对40至60,极地气候对应南纬75至90和北纬70至90,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对应北纬60至70,尺板下部第一行为大洋东岸气候类型,从北纬10至南纬40、南纬75至90与大洋西岸气候类型相同。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北纬10至30之间,温带季风气候对应北纬30至50之间,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对应北纬50至70之间,极地气候对应北纬70至90之间。尺板中部标有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赤道低压带对应南、北纬5度之间,南半球气压带与风带如下分布,东南信风(信风)对应5至25之间,回归高压带对应25至35,西风对应35至55,付极地低压对应55至65,极地东风对应65至85,极地高压对应85至90。北半球气压带与风带是这样分布的,东北信风、热带季风对应北纬5至25,回归高压对应25至35,西风、季风对应35至55,付极地低压对应55至65,极地东风对应65至85,极地高压对应85至90,需要说明的是,气候类型及气压带、风带在实际上不是截然分开的,是逐渐过渡的,为了让学生能理解气候成因,才用刻度的形式划分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凤山,未经高凤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91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窗玻璃内外同时擦净器
- 下一篇:可调式两端镗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