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风力自航式增氧机无效
申请号: | 87209266 | 申请日: | 198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926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山;赵廷舫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明山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海洋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纪明义 |
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力 增氧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业的水体增氧设备,属于渔业机械类。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特别是海水大面积鱼虾类养殖,有效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已成为重要课题。其关键之一是增加放养密度所带来的水体自身供养不足问题。目前已研制出了各种增氧设备。如,利用潮汐和电力提水,不能解决供氧不足,而只能采取减少投养密度的方法,单产低。国内所使用的增氧设备有水车式、充气式、射流式和叶轮式几种,不论那种形式,均用电力驱动。每台设备的增氧控制面积在5~15亩之间。这对于一般池塘式鱼虾类的水产养殖,因其面积较小,还是行之有效的。但是,随着海洋大面积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上述增氧设备无论从经济效益、设备投资以及供电的安全性几方面而言,都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
基于上述考虑,本设计的目的在于增大设备的单机有效控制面积,以风力代替电力。力求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故推出一种全新的风力自航式增氧机。
本设计的基本构成为:风机、气液混溶泵、溶气罐、两级拉伐尔喷管以及进水管、进气管、船体和舵等。其作用原理为,以风为动力,由风机作为动力装置,带动气液混溶泵旋转,使从泵的进口处吸入的空气和表面含氧高的水在泵内被切割、粉碎、乳化和压力溶解,所产生的超微气泡与水混溶呈雾化状,也称雾化水。雾化水从气液混溶泵的出口处泵出,进入一级拉伐尔喷管,再次由大气中吸入空气,喷入溶气罐进行压力溶解。再加上滞时作用,使水气溶解度提高。从溶气罐中喷出的雾化水已呈含高氧状态。下面紧接二级拉伐尔喷管,第三次渗入空气。由二级拉伐尔喷管喷射出的高氧雾化水,从船尾底部射入水体中,以实现对水体的增氧,并以其反作用力来推动船体向前缓慢运动。在船尾装一舵面,由它来控制船体的运动方向,从而实现对养殖水域的不同位置增氧。因此,由风机带动可昼夜对养殖水域不间断地增氧,以补充高密度水产养殖鱼虾类对氧的需要量。由于船体的运动受风力的控制,所以风力自航式增氧机能够在无人操纵的情况下加大增氧水体的面积。它的单机控制增氧面积可达50~100亩。显然,该设备工作的前提条件是需要以风作为动力。风大时,增氧量加大,贮备于水体中。个别无风时,靠水体的自行循环供氧。如遇连续无风时,可启动设备自身配备的微型柴油机为动力,代替风机使设备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为风力自航式增氧机结构原理图。
其中,1——风机,是用以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要求具有较高的抗风浪稳定性。2——气液混溶泵,由泵体〔3〕、进水管〔4〕、进气管〔5〕构成。产生的气液两相流呈雾化状态,水中的溶解氧接近饱和。进水管〔4〕能吸入表层含氧高的水入泵体〔3〕内。进气管〔5〕一端与大气相通,另一端与泵体〔3〕相通。7——一级拉伐尔喷管。6——一级进气管,是一级拉伐尔喷管的进气管。8——溶气罐,由于压力与滞时的作用,使水气溶解度进一步提高。9——二级进气管,是二级拉伐尔喷管〔10〕的进气管。11——船体,采用复合塑料发泡技术制造,其金属构件及骨架铸于其中,减少了海水腐蚀。体轻,浮力大,成本低。12——舵,装在船尾底部,由二级拉伐尔喷管〔10〕喷出的雾化水推动,控制船体的航向。13——前压载仓。14——后压载仓。
本设计主要用于水产养殖中的水体增养。亦可用于投放饵料。使用时,将二级进气管〔9〕由吸气改为吸入饵料,使饵料与雾化水由二级拉伐尔喷管〔10〕从船尾底部喷入水体中。即既增氧又投放饵料,具有双重功能。该时,饵料可贮存在压载仓〔14〕中。除此之外,本设计还可以应用于污水处理系统。利用射向水底的雾化水的超微气泡作用来产生气浮净化,处理污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明山,未经孙明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9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光照苗床及温室湿度自控装置
- 下一篇:限距式视力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