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清净红糖杂质的机械除沫器无效
申请号: | 87209398 | 申请日: | 1987-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939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仲芳;戈志强;候水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3D3/00 | 分类号: | C13D3/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孟蓉英 |
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净 红糖 杂质 机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红糖生产中清除糖汁杂质及液面泡沫的装置。
甘蔗经压榨所得的糖汁中常混有许多可溶与不可溶杂质,也混有许多非糖份的有机物质。只有除去这些有害杂质才能保证得到的产品质地纯净,外观好,符合食用卫生标准。因而糖汁的清净是整个制糖工艺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糖汁的清净有采用加热,保温沉降,再经过滤的方法。这种方法不太适用于红糖的生产,因为在加热,保温环境中停留时间长会引起糖的转化,造成损失。传统的手工方法生产红糖是使经中和后的糖汁在敞口溶器中加热煮沸,汁中的杂质在沸腾过程中不断随气泡上浮,非糖份有机物也在加温环境中凝聚,随气泡上浮。与此同时,不断用人工打捞将泡沫除去。这样的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温度高、湿度大、糖沫量及随糖带走的糖汁多,除沫效果欠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红糖汁清净除沫提供一套装置,取代繁重低效的手工劳动。並缩短糖汁在加热环境中的停留时间,减少糖份转化损失。使清净工艺在本装置中一次完成,处理后的清汁能达到制出一级红糖的要求。
本装置由容器壳体,加热装置和刮沫装置三部份组成。采用蒸汽管道在容器内使糖汁加热;在容器船形敞口的上部安装有由电机带动的链轮,轮轴,传动链条和安装在链条上的数块刮板构成的除沫装置,刮板在传动系统带动下逐块与容器中的液面接触,顺一个方向移动,以刮除糖汁沸腾中产生的泡沫。
附图说明:
图一是机械除沫器的整体示意图
图二是机械除沫器侧面图
图三是加热装置腑视图
图中:1.容器壳体2.加热装置3.刮沫装置4.斜面槽5.糖沫出口6.糖汁入口7.清汁出口8.蒸汽入口9.汽凝木出口10.传动链轮11.传动链12.刮板(包括12-1至12-5)13.斜沿14.轮轴。
实施例如:
在日榨甘蔗400吨的红糖厂中安装了容积为3.8米3的机械除沫器5台,其具体结构性能如下:
容器壳体〔1〕基本形状为长方体上部是船形敞口,长与宽的比例视容积及安装场地而定。容器中液位高度不宜超过1.1米,液位越浅越有利于泡沫刮除干净,而以有效高度700-900毫米为宜。为了保证刮板〔12-1至12-5〕能除去整个液面上的糖沫,在刮板进入容器一端的壳体口部有一向外斜伸出去45°的斜沿〔13〕,为了有效地刮走糖沫而不致带走太多的糖水,容器出沫的一端有一段向外延伸的斜面槽〔4〕,斜面槽的长度约为容器长度的1/3(不小于90厘米),斜度以1:10为宜。斜沿〔13〕和斜面槽〔4〕构成船形敞口,斜面槽外端底部开有糖沫出口〔5〕。
本装置采用蒸汽间接加热,加热器〔2〕的形式有列管与多层盘管两种,本设计采用多层横排盘管。加热器〔2〕安装在紧靠刮板〔12〕入口的一端容器下部,由位于容器端壁上的蒸汽入口〔8〕与之联接,它与出沫一端的壳体之间应有一段空隙,该空隙占容器有效长度的10%左右;汽凝水出口〔9〕安装在靠空隙一端容器的底部。加热器的加热面积以每立方米有效容积不小于4米为宜;加热器的高度占容器有效高度的50-80%以占2/3时效果最佳。
刮沫装置〔3〕由传动系统和刮板〔12-1至12-5〕两部份组成。
传动系统由双速电机、摆线针轮减速器和一次链条传动带动刮板主动铁轮轴〔14〕,由轴上的两个链轮〔10〕带动装有刮板〔12-1至12-5〕的两条链条〔11〕运动。高速运动时每块刮板移动一周需40-50秒,低速时为其一半。
传动链轮〔10〕和链轮轴〔14〕安装在容器壳上口两侧的位置为:主动轴的位置要使刮板能顺利转动並尽量靠近糖沫出口〔5〕;从动轴轴承可以平移,以张紧刮板链条,其位置要保证刮板能刮到整个容器表面。
刮板〔12-1至12-5〕共五块,不等距分布;间距最大的两块〔12-1〕和〔12-2〕间长度要略大于容器的有效长度;其余几块刮板〔12-3〕与〔12-4〕,〔12-4〕与〔12-5〕,〔12-5〕与〔12-1〕之间的距离基本相等。刮板是用硬质材料(如木板,铁皮等)和软质材料(耐热橡胶板)两部份拼接制成,前者用于使其在链条〔11〕上固定,后者用于深入液面与液面紧贴(呈面接触)便于有效地带走泡沫。每块刮板的长度都与容器的宽度相等,刮板与容器壁间不留间隙,以免糖沫遗漏和回流;刮板的宽度以硬质材料部份在运动过程中不触碰到斜面槽〔4〕和斜沿〔13〕的底,软质材料部份能深入液面15-20厘米为宜。
用上述机械除沫器除沫,替代原来的人工高强度低效劳动,处理相同数量糖汁可缩短操作时间约1/3糖汁清净效果好,可达到制出一级红糖的要求且糖汁损失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未经云南省轻工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9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