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再生胶高温连续脱硫机无效
申请号: | 87209463 | 申请日: | 198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9463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25 |
发明(设计)人: | 肖官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江橡胶厂 |
主分类号: | C08J11/10 | 分类号: | C08J1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樊光福 |
地址: | 四川省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胶 高温 连续 脱硫 | ||
本实用新型属再生橡胶生产设备。
目前再生橡胶生产设备,用于工业上的主要有油法设备和水油法设备二种。油法设备生产的再生胶质量差,有废气污染环境,水油法设备生产的再生胶质量高,但能耗高,亦有废气,废水污染环境,发展受到限制。
1980年我们曾研制了再生胶高温连续脱硫机该脱硫机可分为再生装置,冷却装置控制和传动设备三部份。
再生装置由5根3米长,直径为φ159毫米,园型不锈钢再生管道组成,每根再生管内设一根推进螺旋,两端由铜套支承,加热器紧附于管外壁。
冷却装置由一根3米长,直径为φ300毫米,园型无缝钢管组成,管内设一根推进螺旋,两端由铜套支承,管外设夹套冷却水槽。
控制和传动设备有整流子电机减速机、传动齿轮及毫伏计控温系统等
该脱硫机启动后,1~3千瓦整流子电机转动,通过JZQ-350减速机,带动传动齿轮,转动6根推进螺旋运转,拌好再生剂的废旧橡胶粉由进料斗进入再生管道,在推进螺旋的作用下,旋转前进,同时受加热器加热,再生管道进口温度为270℃,管壁温度线性递减,出口温度为214℃,废旧橡胶在运动状态下,产生热氧裂解,硫化胶中的硫键和部份主链断链即脱硫,胶粉前进至管道末端,即自由下落进入下一根管道,如此走完5根管道,行程15米,历时15~18分钟,完成脱硫反应。脱硫后的再生橡胶进入冷却装置,温度降至100℃左右,由出料口排出,得到再生胶产品。见图1
从该脱硫机生产实践中发现,废旧胶粉在再生管道内受热裂解是一个放热反应,放出的热能在15米长的再生管内,温度差可达100℃以上。因此,为了使废旧橡胶粉能够在最佳温度中稳定脱硫,不致产生局部温度过高或过低,必须使再生管内各点的温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温度范围内,也就是要控制加热器上15个加热点的温度,分别保持270℃、266℃、262℃、258℃、254℃、250℃、246℃242℃、238℃、234℃、230℃、226℃、222℃、218℃、214℃由于加热器设计不尽完善,毫伏计误差较大(±5℃),造成控温测温不准,导致局部温度过高时,胶粉粘附管壁,阻塞管道,局部温度过低时,脱硫又不够充分,影响产品质量。推动螺旋轴直径偏小、挠度大,导致螺旋叶片与管壁磨损快,间隙扩大,胶粉容易结垢。滑动轴承处在200℃左右高温下工作,润滑油粘度变小,容易流失,易出现燃瓦。夹套冷却装置效率偏小等问题,必须加以改进。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任务是:改进加热器,提高加热效率,用微电脑控制加热温度,提高控温测温准确度,合理设计推进螺旋轴直径减小螺旋挠度,改进螺旋轴承,提高冷却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我们在原加热器基础上,从新设计了加热器。加热器结构如下:首先用0.3~0.5毫米厚黄铜片按再生管道形状压制成黄铜内套(15)紧附于3米长,直径为φ159毫米园型不锈钢再生管道外壁(14),在黄铜内套上设两层0.2~0.3毫米厚人造云母片(16)绝缘,云母片上用宽1.8毫米厚0.3毫米镍铬电阻扁丝(17)绕在两层0.3毫米厚的人造云母片骨架上,再用0.2~0.3毫米厚人造云母片两层(18)绝缘,在绝缘层上用6毫米厚的石棉板(19)做保温层,最后用0.3~0.5毫米厚不锈钢板做外壳(20),内外壳均由模具压制而成,四周扣合,紧固在再生管道上。
在加热器制作过程中,每隔1米予留1个直径为φ16毫米孔,共15个孔,安装感温元件镍铬——铐铜(WRK)热电偶,分度为EA——2,活动法兰为防溅式,长300毫米,直径为φ16毫米,共15支置于予留孔内,紧固于外壳。图2加热器示意图。
采用TP——801A型微电脑控制加热器加热温度。加热器上各加热点温度,通过热电偶检测,经滤波、放大,送至微电脑A/D转换器,微电脑对各点温度定期巡迴检测,并将测试数据与微电脑内设定温度值进行比较,按机内设定PID号数对被加热体进行PWM控制,其输出经中间继电器,交流接触器作执行元件对加热器实现温度控制。为增强抗干扰能力微电脑采用新型抗干扰元件wyz作吸收回路。微电脑工作原理见方框图(3)。
新设计推进螺旋由45号钢车制,直径为φ70毫米、长3米,螺旋叶片(2)用2~4毫米不锈钢板按设计尺寸切割成环形,内外车光,割破拉开按螺距和螺旋角度绕焊在轴上,螺旋外径为158毫米。
新设计螺旋轴两端各设一个3509调心滚动轴承(30),在胶料进口端加配一个8509止推轴承(31),并在轴承两端加氟橡胶圈(32)密封防止润滑油外流。图4是新设计螺旋及轴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江橡胶厂,未经重庆长江橡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9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