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矿车自动挂钩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09465 | 申请日: | 198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9465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15 |
发明(设计)人: | 段玉柱;苏国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玉柱 |
主分类号: | B61G1/28 | 分类号: | B61G1/28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云南省宣威羊***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车 自动 挂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车之间的联接机构,尤其是一种矿车自动挂钩装置。
目前矿车之间的联接型式均采用三环或单环联接,是通过插销和三环或单环把矿车与另一辆矿车前端联接在一起,这一类工作通常都设置专职人员,当需要矿车联接或脱钩时,操作者必需直接站在两辆矿车的联接部位进行手工操作,且常常是在矿车的动态下插入固定插销,这样既不安全又加大了劳动强度,在两车相撞时经常发生伤人的现象,因挂钩而造成的伤亡事故常常发生,并且三环或插销容易丢失。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为这类矿车的联接机构设计了一种自动挂钩装置,此种装置分为两大部份,由装在矿车一端的联接器和另一辆矿车一端的钩体组成,为两车碰头位置且相对方向。通过两辆或多辆矿车滑行自动相撞,使联接器前部的联接球伸进钩体内推动活动钩动作,实现矿车间的自动联接。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矿车车体的一端安装联接器,另一端安装钩体,联接车体时,联接器和钩体分别在矿车碰头位置和另一辆矿车相同位置,且为两车体相对方向,随着矿车自动滑行或电机车推动而达到碰撞自锁的目的。钩体内有活动钩和固定钩,在活动钩上固定有一推块,车体碰撞时,联接器前部的联接球伸进钩体内推动活动钩,使得活动钩以一固定轴为圆心转动,活动钩呈半圆形的前端部份向固定钩方向运动,和固定钩的半圆体组成一个整圆将联接球紧抱在其内,同时,活动钩的转动带动推块同一个担在定位座顶端一对弧形浅槽内的定位销相碰,推动定位轴及固定在轴上的定位销转动90°,随着定位轴的高度位置变化其下端穿过定位座上的孔并插入活动钩上的孔内,锁住了活动钩。靠定位轴上端的弹簧压力,保证活动钩和固定钩形成的圆形体可靠地抱住联接球,便完成了联接动作,所说的联接球位于联接杆顶端,它和联接杆另一端的连接件是一整体,并且其一部份位于联接器内的牵引体中,其余部份即联接杆上的定向盘和顶端的联接球位于联接器前部,牵引体中段呈圆柱形,前后端分别联接有缓冲板和牵引板,其上有同轴心的通孔,在牵引板上联接有左右对称的牵引轴,在联接器的箱体后座和连接件之间联接有张紧器,由滑块、联接钢绳、导向轴和多组压力弹簧组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矿车自动挂钩装置不需人操作,在两车或多车相撞时矿车即能自动相联接,伤亡事故不复存在,该装置所有的零部件均固定在矿车的前后两端,不会出现丢失现象,节省了人力物力,减轻了劳动强度。
附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之联接器和钩体联接状况的主剖视图。
附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之联接器和钩体联接状况的俯剖视图。联接器和钩体分别固定在两辆矿车的“碰头位置”。
附图3和附图4为联接器未受拉力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附图5和附图6为钩体未受力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安装在矿车一端的联接器和另一辆矿车前端的钩体靠车体碰撞联结在一起,联接器前端的联接球(2)和万向联接杆(4)伸进钩体内,当联接球(2)推动活动钩(12)的方块部位向后运动时,便产生下列动作:
1.活动钩(12)以固定轴(13)为圆心旋转,前端半圆形部份向固定钩(14)方向运动,和固定钩的半圆体组成一个整圆,将联接球(2)包在其内。
2.推块(19)推动定位轴(15)及固定在其上的定位销(17)转动90°,此时定位轴(15)下降20毫米,下端穿过定位座(18)上的孔并插入活动钩(12)上的孔内,活动钩(12)被锁住后不能再活动,使包在由活动钩(12)和固定钩(14)组成的圆形体内的联接球(2)不能脱出,便完成了联接动作,由于定位轴(15)上端装有一压力弹簧(21),定位轴(15)没有向上的外力是不会自行上升的。当需要矿车分离脱钩时,按顺时针方向转动定位轴(15)上端的手柄(16)90°,定位销(17)便沿着定位座(18)上的斜面由渐成半圆的深槽上移到弧形浅槽内,定位轴(15)也同时上升,脱开活动钩(12)上的圆孔,在张紧器(8)的作用下,通过连接件(3)带动联接球(2)及万向联接杆(4)复位,从而带动活动钩(12)向联接时相反的方向旋转,联接球便脱出。定向盘(9)是固定在联接杆(4)和联接球(2)之间的圆盘,当联接杆和联接球复位时,定向盘即卡在缓冲板(5)的圆形孔上。
牵引体(1)为联接器的主要构件,由前端的缓冲板(5)及后端的牵引板(7)组成,牵引板(7)上设计了两根牵引轴(6),缓冲板(5)和(20)是牵引体(1)和钩体的前端,在后面装有缓冲弹簧(10),具有整体的缓冲作用,以减少矿车的冲击,箱体(11)是联接器和钩体的外壳,其后部与矿车车体底盘联接牢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玉柱,未经段玉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9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