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负压滤气式渔鱼增氧机无效
申请号: | 87209498 | 申请日: | 198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949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马贻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贻法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滤 气式渔鱼 增氧机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渔池增氧机,是向养鱼池水中增氧的一种机械。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叶轮式等渔池增氧机,非增氧功率消耗大,增氧效率较低。且只能对水表进行增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减少非增氧功率的消耗。提高增氧效率。并且对渔池水域内全面均匀增氧。
本渔池增氧机是根据离心水泵在高速旋转下离心抛水时在叶轮入口附近形成负压,再配以气体形成溶气饱和水而进行增氧的。其结构如说明书附图所示,附图中图1是主视图,图2是俯视图,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原理示意图,图5和图6是上导水片3的另一种结构。如图所示,由泵壳14和叶轮15等组成的泵置于水面以下一定深度,其深度可由圈10上的螺钉22在杆9上调节。(圈10焊在槽钢7上,杆9牢固地浇在水泥座11内)。电机5用螺钉装在框架8上,框架8用螺钉21装在槽钢7上,下导水片2用螺钉23装配在泵盖1上。上导水片3上焊有调节螺母13,调整拧在调节螺母13内的螺钉24可调节上、下导水片之间的最小距离B。上导水片由两部分焊接而成,其中间凹部为多孔板冲压成的制件Ⅰ。其余部分为无孔的板料冲压成的制件Ⅱ。在有孔区域的中间凹部。上面有一滤气膜20,滤气膜由张簧19压住边缘在档圈18内。或以其它方式压在上导水片3上。当叶轮15在电机的带动下高速旋转时,由离心水泵的原理,在叶轮入口附近便形成一个负压区。于是,河水便顺着上、下导水片之间进入叶轮。与此同时,在上导水片3的中间凹部。上、下之间由于存在压差,空气便透过滤气膜20进入负压区。与流入叶轮的水流结合成高氧的气水混合体。经叶轮抛出,通过水管12送到水的深处。(见图1至图4)根据过滤理论,滤气膜的厚度尺寸不宜太大。否则,滤进负压区的气体会汇集成大气泡,不利于高氧气水混合体的形成。根据有关资料提供的数据,当聚乙烯微孔薄膜的厚度为0.28毫米,孔隙尺寸为0.01毫米时,其气体通过微孔薄膜所需的压力只有0.04公斤/(厘米)2。在70厘米汞柱压差时,其通气速度为30升/分。(厘米)2;当聚乙烯微孔薄膜的厚度为0.127毫米,孔隙尺寸为0.0015毫米时,气体通过微孔薄膜的压力为0.14公斤/(厘米)2,通气速度在70厘米汞柱压差时为5升/分。(厘米)2。 (《过滤机》,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年6月)调整上、下导水片之间的距离B,可调整负压区的真空度,以适应滤气的需要。
由于水中微生物的活动。以及水中悬浮物的作用,滤气膜需经常更换。否则,其孔隙将因堵塞而影响滤气效果。更换滤气膜时,可由园形的滤气膜剪一个开口,安放在上导水片3上后,再将剪开的开口用粘结剂粘结好即可。
为了确保进入负压区的空气与叶轮入口附近水流的混合效果,上导水片3中间凹部的材料不宜太厚,可选用通常用于水泵吸水管进口过滤用的格栅。上导水片其余部分的材料可适当厚些。目的在于具有一定的强度。两者之间的联接采用焊接,焊接方法由加工工艺确定。
由于本增氧机叶轮压出的水是溶气饱和水,根据离心水泵的汽蚀理论。当液体中含有大量气体时,其汽蚀条件恶化。为了降低泵的汽蚀系数,同时提高负压区的真空度,在叶轮的入口上方装有诱导轮4。诱导轮是一个轴流式叶轮,利用诱导轮对离心叶轮起增压作用,从而达到了改善汽蚀条件的目的。为了避免汽蚀对叶轮的破坏,泵的出口压力设计得不宜过大。从本增氧机的应用目的来看。泵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负压区的真空度,而不是出口压力。
泵在水面以下不宜太深,必须保证上导水片3的凸部高出水面一定尺寸,否则,河水将漫过上导水片3的凸部进入中间凹部。影响滤气而致使达不到形成高氧饱和水。改进办法可将档圈18改变成如图5所示的形状,也可将上导水片冲制成如图6所示的形状,以形成一个档水圈,防止河水漫进中间凹部。
为了按装、使用、维护保养的方便,本增氧机宜布置在池塘靠近岸边的地方。由于经叶轮泵出的高氧饱和水送到了水的深处,并且经泵出的水流可推动整个渔塘的水有一个缓慢的运动,所以可以达到整个渔塘均匀增氧的目的。
图1中件6是密封圈,件16是并紧螺母,件17是密封环。
本渔池增氧机适合于大面积渔池、工厂温水养鱼、鳗鱼池等场合使用。
本渔池增氧机的制造,除上、下导水片冲模制作较难外,其它都是水泵技术所能解决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贻法,未经马贻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9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明室用彩色照片扩印机
- 下一篇:多功能保健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