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掰馍机无效
申请号: | 87209551 | 申请日: | 198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9551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03 |
发明(设计)人: | 邢绛娥;宋耀文;肖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绛娥 |
主分类号: | B02C18/00 | 分类号: | B02C18/00 |
代理公司: | 国家机械委军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松山 |
地址: |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掰馍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食品机械,是用于“牛羊肉泡馍”加工馍的掰馍机。
在我国现有的食品中,“牛羊肉泡馍”是西北地区群众所喜爱的一种食品。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手掰馍,既不文明又不卫生,效率又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曾试图用剪切的办法,把馍切成小块,但这样使馍边缘整齐,压的密实,不易吸附牛羊肉汤的香味,吃起来就乏味,不如手掰的好,故一直没有采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新的机械设备,用机械动作代替手掰动作,达到手掰的效果,更均匀更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转动旋转轴〔9〕,使齿形轮的齿头(图3)与进料槽下部的栅状齿(图4)交错运动,把馍撕成碎块,基本构成是:输入轮〔11〕、旋转轴〔9〕、齿形轮〔4〕、防堵滚轮〔7〕和固定的进料槽〔5〕、可调螺栓〔6〕、出料槽〔12〕所构成。齿形轮〔4〕为带齿头的柱形轮,齿头顶部有小凸起的钩〔14〕,能钩住馍不滑动,安装在旋转轴〔9〕上。进料槽下部做成栅状齿形,二者的齿相互交错,并保持一定的间隙。进料槽〔5〕的位置,由可调螺栓〔6〕调解,控制馍块的大小,防堵滚轮〔7〕为柱形滚轮,外表面为粗糙的柱面,旋转时与馍接触,使其向下,起防堵的辅助作用,其二端安装在轴承〔8〕上。出料槽〔12〕为固定的槽形斜面,收集撕成碎块的馍。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过程:首先由输入轮〔11〕带动同轴的齿形轮〔4〕旋转,再通过装在齿形轮〔4〕侧面的齿轮或皮带轮组〔2〕,带动防堵滚轮〔7〕旋转,其余在运动中均为固定装置。
装置中,齿形轮的齿头工作面,可作成矩形、梯形或圆弧形,其边缘为圆弧,顶部有凸起的小钩。
装置中,进料槽下部的栅状齿形状与齿形轮的齿头,交错对应,也可做成距形、梯形或圆弧形,工作面〔16〕棱角倒圆。
上述装置中的输入轮,可以是手摇的或电动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当馍进入进料槽〔5〕时,在重力作用下,滑到栅状齿下部。齿形轮〔4〕在输入轮〔11〕的驱动下,齿形轮上的齿头与固定的进料槽下部的栅状齿相对运动,由于二者齿相互交错,就把位于栅状齿中的馍,撕成均匀的碎块。撕碎的馍通过出料槽〔12〕流出。
本实用新型撕下的馍,保持了手掰馍的优点,掰开的端面参差不齐,大小均匀,容易吸附汤味,达到文明、卫生、效率高。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还可适用于加工酱菜块状食品。
附图1是掰馍机的一种具体装置轴侧解剖图:1-支架,2-齿轮组,3-外壳,4-齿形轮,5-进料槽,6-可调螺栓,7-防堵滚轮,8-轴承,9-转动轴,10-轴承,11-输入轮,12-出料槽。
附图2是掰馍机原理机构图。
附图3是掰馍机齿形轮的齿头示意图:13-工作面,14-小钩,15-圆弧。
附图4是掰馍机进料槽下部栅状齿示意图:16-工作面。
实施例:按附图1所示的具体装置实施,把装有齿形轮〔4〕的旋转轴〔9〕、防堵滚轮〔7〕,通过轮承〔8和10〕安装在支架〔1〕上,二者通过齿轮组〔2〕连接。其中输入轮〔11〕为手轮,安装在旋转轴〔9〕上,进料槽〔5〕通过可调螺栓〔6〕固定在支架〔1〕上,其中,齿形轮〔4〕的齿头为矩形,顶部有锯齿形小钩〔14〕,进料槽下部的栅状齿也为矩形,两者工作面边缘均为圆弧,在加工安装中,齿形轮〔4〕的齿头与进料槽〔5〕的栅状齿,位置要交错,并保持一定的间隙。进而把出料槽〔12〕和呈长方形的外壳〔3〕也固定在支架〔1〕上,最后,表面喷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绛娥,未经邢绛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9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自来水升温的贮水箱
- 下一篇:交流数字式自动钳形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