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载荷、卸荷脱钩器无效
申请号: | 87209663.7 | 申请日: | 198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06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水利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B66C1/26 | 分类号: | B66C1/26 |
代理公司: | 陕西省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吕宏 |
地址: |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载荷 脱钩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能够应用于载荷、卸荷状态下使用的脱钩装置,特别是适用于在强力夯实法施工过程中夯锤的脱钩装置。
强力夯实法夯锤(以下统称强夯)的脱钩器是通常使用的一种基础处理施工机具。目前使用的强夯脱钩器有平衡式脱钩器(见图2)。该脱钩器是用于载荷状态下的控制脱钩,采用了能使吊钩自动复位的平衡结构,但增加了重量,加大了结构尺寸,并且夯锤落点的重复性较差,尤其是脱钩后脱钩器与吊臂及吊钩与钩架之间的碰撞和磨损甚为严重,损坏速度相当快。
还有报导在卸荷状态下的自动脱钩器如CN85200064号实用新型专利(见图3),这种脱钩器虽然能在卸荷时进行自动脱钩,但其结构较为复杂,若被吊重物重心向吊钩发生偏移时工作并不十分可靠。特别是在现有技术中迄今为止还未发现一种利用同一脱钩器来进行在载荷状态下实现控制脱钩,而在卸荷状态下实现控制脱钩和自动脱钩功能的脱钩器。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推出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体积小、重量轻,且适于载荷、卸荷状态下进行脱钩的装置。
下面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具体装置的技术方案。
用于载荷、卸荷状态下使用的脱钩器,其吊钩是由向内弯曲的两活动钳舌构成,两钳舌之间装有一弹性元件,脱钩器的支点位于一钳舌上,在脱钩架中心线以下的一钳舌上装有定位块,一钳舌上半部外缘为一曲面,且曲面与支点之间的距离从滚轮与该钳舌接触点开始向上越来越小。位于两钳舌之间的弹性元件可保持在卸荷状态下两钳舌开口处的距离大于吊环的直径。
也可以在脱钩架一端部配重,使其能在卸荷状态下进行自动脱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比现用脱钩器的重量大为减少,可减轻人工挂钩的劳动强度。被吊重物的落点重复性大有提高,可避免脱钩后脱钩器与吊臂及吊钩与钩架之间的碰撞和磨损,提高了使用寿命。尤其是实现了用同一脱钩器可达到在载荷状态下的控制脱钩而在卸荷状态下进行自动脱钩和控制脱钩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案的结构图。
图2:为现有载荷状态下平衡式控制脱钩器的结构图。
图3:为现有卸荷状态下自动脱钩器的结构图。
现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
如图1所示,载荷、卸荷状态下使用的脱钩器的吊钩是由钳口向内弯曲的两活动钳舌(1)、(2)组成,两钳舌口(12)是常开的,但保证在载荷时钳舌口(12)的距离小于吊环(9)的直径;而在实现脱钩时和脱钩后,钳舌口(12)的距离大于吊环(9)的直径。在钳舌(1)、(2)之间与脱钩架(6)平行位置处装有的弹性元件(7)为一弹簧,也可用弹簧片或其它具有适当弹性的元件。弹簧由钳舌(1)、(2)内缘上的凸台固定,便于拆装。脱钩架(6)的支点B位于钳舌(2)上,脱钩架(6)以支点B为旋转中心可往复作圆弧运动。而钳舌(1)上半部外缘距支点B的距离向上越来越小。滚轮(3)在与钳舌(1)接触点D靠摩擦力将钳舌(1)、(2)自锁,脱钩架(6)受牵引(11)向上作圆弧运动时,滚轮(3)离钳舌(1)上半部曲面的距离越来越大。由于弹簧(7)与重力的作用,钳舌(1)、(2)绕下销轴(5)向相反方向运动,钳口(12)则自行张开,实现载荷或卸荷状态下的控制脱钩。钳舌(1)低于脱钩架(6)中心线处装有一定位块(10),以使脱钩架(6)向下时不致超过其中心线的位置,并达到锁紧钳舌(1)、(2)的目的。
并可在脱钩架(6)上(11)处的反向超出支点B的一端配重(8),使配重(8)对于支点B形成的力矩大于滚轮(3)与钳舌(1)曲面的摩擦力对于支点B形成的力矩。载荷起吊时,主要由重力的作用,使脱钩架(6)通过滚轮(3)和支点B对钳舌(1)、(2)锁得很紧。但在卸荷脱钩时,由于配重(8)与弹性元件(7)的共同作用,钳舌(1)、(2)绕下销轴(5)向相反方向运动,钳口(12)则自行张开,吊环(9)脱离钳舌(1)、(2),从而达到卸荷状态下的自动脱钩。也可以通过控制装置对脱钩架(6)上(11)处牵引,实现在卸荷状态下的控制脱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水利机械厂,未经陕西省水利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96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入式湿度密度联合测量仪
- 下一篇:低压闸刀熔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