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螺旋式髓内针打拔器无效
申请号: | 87209708 | 申请日: | 198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970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木斯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58 | 分类号: | A61B17/58 |
代理公司: | 佳木斯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树山 |
地址: | 黑龙江省佳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式 髓内针打拔器 | ||
本发明属于医学手术器械
在临床骨科长骨干骨折进行内固定时,需打入髓内针,但有时打入的髓内针,由于选针过细、过粗或卡壳,需要拔出重新打入。已往临床常用的髓内针打拔器有:撞锤式和弓形拔出器两种,其缺点是:拔针时用锤击退针,拔出力小,由于锤击力不稳,易使打拔器钩折断,同时又易使骨及关节周围组织损伤,对“卡壳”针和髓腔内的弯针拔出十分困难,经常使手术陷于进退两难的困境。
本发明的目的是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改进了旧式髓内针打拔器的缺陷,废除了骨锤击打的笨重退针方法,提高了手术质量,即省时又省力,保证了手术效果。为此,设计了螺旋式髓内针打拔器。
本发明的基本设计是:螺旋式髓内针打拔器由三部分结构组成,有一个打入器,呈圆柱状,直径约17~19mm,一端带有圆孔,孔深为24~26mm,孔的直径为8~12mm。有一个拔出器包括丝杠,呈圆柱状,直径在12~14mm,长度为150~180mm,有一个栓套器,呈圆筒状,内口直径为8~12mm,有一个推进丝母,呈圆筒状,直径为34~37mm。有三个管形支架,呈圆筒状,直径在20~24mm,有一个加力搬杆,呈圆柱状,有一个粗隆保护套和三个骨断端保护套。
按上述设计出来的螺旋式髓内针打拔器,在使用时,医师可用左手持针,对准近端骨髓腔,右手持打入器套住针尾,换左手把住打入器,右手持骨锤击打入器的尾端,使针进入髓腔,当髓针过粗过细或进针卡壳,需拔出换针重新打入时,医师用右手持骨断端保护套,套住骨断端,随即用右手持丝杠栓套器,栓住针孔,然后用右手将管形支架套入丝杠及栓套器,在用右手将推进丝母旋入丝杆,旋紧后,按顺时针方向旋转,针即拔出,这种髓内针打拔器拔出力强而稳,省时、省力,无付损伤,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提高了手术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拔出效果满意。
下面是本发明的一个最佳实施,如图(1)所示,拔出器结构,栓套器(1),在栓套器的前端呈筒状,内孔直径8~12mm,在圆筒的一侧中部有一个槽,槽内有一个栓套器钩(2),钩髓内针孔用,钩用一销轴(3)固定在圆筒上,在钩后部的深方有一弹簧(4)以将钩弹起,在栓套器后端有一直径为6~10mm的带有外螺纹的圆杆长为24~31mm,与丝杠(5)相接,丝杠呈圆柱状,直径为12~14mm,长度为150~130mm,丝杠前端带有内螺纹,与栓套器相接,丝杠后端有一尾座(6)用来手托固定调整方向,有一推进丝母(7),推进丝母分前后两部分,后部的后端外缘有三个均布圆柱状搬手(8),在搬手上可套有加力搬杆(9)加力旋转用,推进丝母中间为内螺纹,与丝杆相咬合,在推进丝母前端有单向推力轴承(10),起减少摩擦作用,在推进丝母前方有一轴承(10)和轴承套(11)。以固定轴承(10)轴承套后端外缘有三个带内螺纹的孔,孔内有三个带有外螺纹的固定螺丝杆(12),使轴承套与推进丝母旋转连接,丝杠外面有管形支架(13),管形支架呈圆筒状,分三节,每节长128~132mm,圆筒直径为20~24mm。有一打入器(图2),呈圆柱状,孔以容纳针尾,限制针尾外置长度,防止针尾过长过短,有两种保护套(图3),有骨折端保护套(14),保护套一端是周围封闭,中间有孔,针由中间孔穿过,另一端是敞口与骨断端相接触,骨折端保护套侧壁周围呈内厚外薄敞口状,内腔呈上宽下窄。有大粗隆保护套(15),其一端是敞口,与大粗隆相接触,大粗隆保护套的侧壁上薄下厚,其内腔似碗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木斯医学院,未经佳木斯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9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