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硬膜外腔穿刺自动阻力消失器无效
申请号: | 87209815 | 申请日: | 1987-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9815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哈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达 |
主分类号: | A61M5/00 | 分类号: | A61M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膜外腔 穿刺 自动 阻力 消失 | ||
本发明属于医疗麻醉领域,是向硬膜外腔注入麻醉药物时的判断定位器。
目前本领域的临床操作方法:
一、加压法
(一)阻力消失器: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穿刺时,针尖遇黄韧带阻力,即拨掉针心,将吸有5毫升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接于针头并用手加压,同时进针。如突然阻力消失,生理盐水即可在手的加压下无阻力而入硬膜外腔。阻力消失法目前存在的不足是需要一手控制进针时的力度和方向,一手加压注射器,针尖进入硬膜外腔时无手的加压阻力不能自行消失。所以双手不能控制针的力度和方向,操作上有难度,不便掌握,对初学麻醉工作者易造成穿刺用力不当损伤脊髓。
(二)气囊法或水囊法:此两种操作方法是针尖进至黄韧带时将气囊或水囊接于针头。然后用注射器向气囊或水囊内注入空气或生理盐水,将气囊或水囊充盈,针尖进入硬膜外腔时气囊或水囊萎缩。目前存在的不足是橡胶容易老化,使用寿命短,用后不能高压灭菌消毒,需用75%酒精浸泡,当浸泡浓度达不到消毒的目的时,易造成硬膜外腔感染。操作上不能直接使用,必须间接的向气囊或水囊内注入空气或生理盐水将其充盈。使用前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气囊或水囊内的酒精。用后将气囊或水囊内注入酒精浸泡消毒。使用上较不便,水囊或气囊只能测阻力消失,不能回抽有或无脑脊液的回流,一次不能完成两个步骤。
二、负压法
(一)悬滴法:针尖遇黄韧带阻力,拨出针心,于针头滴水,形成水滴,针尖进入硬膜外腔时,因负压而吸入水滴。
(二)水压力计法:针尖遇黄韧带阻力时拨出针心,把水压力计接于针头,针尖进入硬膜外腔,可吸水,流体压力便显示出负压。目前存在的不足是负压在腰部不一定都出现,所以临床上应用有局限性。
本发明的任务是弥补上述不足,特提出为硬膜外腔穿刺自动阻力消失器。
发明结构(见图1):
硬膜外腔穿刺自动阻力消失器是由注射针筒(1)活塞(2)拉杆(3)筒盖(4)弹簧(5)手柄(6)构成。将连为一体的活塞与拉杆装于注射针筒内,弹簧套在拉杆上,拉杆从筒盖中心的园孔通过,然后将筒盖拧在注射针筒尾部,拉杆的尾部与手柄相连接。注射针筒(1)是由普通注射针筒在其尾开有螺纹(见图2);活塞(2)呈园柱形与拉杆连为一体,拉杆尾部开有螺纹,活塞的直径与注射针筒的内径相磨合(见图3);拉杆(3)尾部开有螺纹与手柄相连接;弹簧(4)套在拉杆上,装于活塞与筒盖之间;手柄(5)开有内螺纹与拉杆尾部相连接(见图4);筒盖(6)内开有螺纹,中心有园孔,拉杆从园孔中间通过,筒盖与针筒尾部相连接(见图5)。
使用方法:穿刺时针进至黄韧带拨出针心,将吸有生理盐水的自动阻力消失器直接接于穿刺针尾,两手控制进针的力度和方向,当针尖进入硬膜外腔时自动阻力消失器将生理盐水自动注入硬膜外腔,此时终止进针,然后向后拉动活塞若无脑脊液回流,取掉自动阻力消失器,置入硬膜外导管,注入麻醉试验量后,经观察无不良反应,方可注入麻醉药。若有脑脊液回流终止给药,改选麻醉方案。
硬膜外腔自动阻力消失器用弹簧的力度代替了用手加压注射器的力,所以双手可控制穿刺针的力度和方向,增大了安全系数。当针尖进入硬膜外腔时弹簧的力度可自动将阻力消失,不受硬膜外腔负压原理的影响,提高了定位准确率,可直接将吸有生理盐水的自动阻力消失器接于针头,一次可以完成阻力消失和回抽有或无脑脊液回流的两个步骤,操作简便,使用时可高压灭菌消毒,安全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达,未经哈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