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两球管能同时工作的X线机无效
申请号: | 87209848 | 申请日: | 198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984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24 |
发明(设计)人: | 谭庆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乃祥,张敏 |
地址: |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球管能 同时 工作 线机 | ||
一种使多球管X线机的两球管能同时工作的发明,属于X线设备。
X线机是医院里疾病诊断的重要设备,这种X线机由电源、高压发生器、控制电路和X线管(球管)组成。由于X线机的用途日趋广泛,尤其是目前介入放射学的应用,X线机除了作各种疾病的检查诊断外,还用于治疗。为了适应不同的需要,X线机多采用两个以上的球管,分别用于透视和摄片。但这种X线机在使用中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透视和摄片不能同时进行,只有当用于透视的球管不工作时,用于摄片的球管才能投入工作。这对于日趋增多的放射检查、治疗是不利的。第二,透视和摄片的工作条件差异很大,如透视的工作条件为60-90KV、1-2MA;摄片时则需要80-150KV,200MA以上。由此可见,为了同时能满足透视和摄片的需要,必须采用大容量的X线机。实际工作中发现,摄片所需要的时间很短,一次摄片不超过1秒钟,而透视却要占用较长的时间,如胃肠道检查,一次要费时5分钟以上,如果大量开展各种造影检查、介入放射治疗等,则透视的占机时间更长,据统计,大型机器摄片的占机时间只有透视时间的十分之一左右,所以X线机长时间处于低容量的工作状态,机器的最大效率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使一球管透视另一球管能摄片、且使用效率高的X线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了一种X线机。这种X线机由电源、高压发生器、控制电路和两个以上X线机管(球管)组成,其特点在于有两套电源和高压发生器,其中大容量的高压发生器用于摄片,小容量的高压发生器用于透视。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是常规双球管X线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结合附图1,常规的双球管X线机由一个高压发生器1提供高压电源,为了同时满足摄片和透视的需要,其容量设计得较大,一般都在200MA以上。当高压交换闸5接通球管3时,球管4不工作。球管3用于透视,也可用于点片。当高压交换闸5接通球管4时,球管3不工作,球管4可进行摄片。实际上球管3和球管4分别放置在不同的检查床上,依靠控制台来控制各球管的工作。
结合附图2,本发明的X线机除了有一个大容量(200MA以上)的高压发生器1之外,还有一个小容量(30MA以下)的高压发生器2,由高压交换闸6接通球管3进行透视;而高压发生器1产生的高压通过高压交换闸5供给球管4进行摄片。当球管3需要点片时,高压交换闸5切断高压发生器1对球管4的供电而接通球管3,提供能满足摄片要求的高压;与此同时,高压交换闸6切断高压发生器2对球管3的供电;当球管3点片完毕之后,恢复高压发生器1对球管4的供电以及高压发生器2对球管3的供电。由于摄片所需的时间很短,所以实际上球管4的工作不会影响球管3点片的需要。
本发明涉及的X线机由于采用了两套高压供电系统,所以两个球管可以同时工作,互不干扰,可以大大增加X线检查的次数,又可以大大提高X线机的利用效率,这对于我国广大农村或边远地区的医院尤为有利,不需要添置更多的X线机,只用一台本发明的X线机就可以做到一机多用。另外,本发明可用于改造常规的X线机,只需在现有的X线机上增加一套独立的小容量高压发生器以及有关的控制元件即可。所需元件均为常规通用元件,总的费用约许3000元,而购买一台新的X线机需2-5万元。因而,将本发明用于改造现有的X线机,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亦可扩展到三球管以上X线机,即二球管同时透视一球管摄片,这样效率更高,特别适合容量(500MA以上)多功能X线机,具体作法如前只需要在透视球管前另加一套小型高压发生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用国产F-78-Ⅱ型双球管300MAx线机的改造予以说明。用本发明对F78-Ⅱ型X线机进行改造时,原有的设备、电路都不需作大的变动,只要制作一个小容量的高压装置,用电缆与原机连接。同时在诊视床、摄影床切换电路上附加一个控制电路即可形成本发明的X线机。
以下结合附图予以详细地说明:
附图3是本发明的高压电路。
附图4是本发明的诊视床、摄影床切换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公司,未经武汉钢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9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