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鹰嘴复位加压固定器无效
申请号: | 87209853 | 申请日: | 198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9853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03 |
发明(设计)人: | 庞桂根;顾云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桂根 |
主分类号: | A61F5/04 | 分类号: | A61F5/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卫生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国荣 |
地址: | 天津市河西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位 加压 固定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学骨创伤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一种外固定器械。
尺骨鹰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肘关节内损伤,要求骨折对位精确,固定可靠,肘关节尽早活动,如治疗不当会出现肘关节强直,不能弯曲,疼痛等不良后果。
目前国内外对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如下几种:
1.单纯石膏托外固定:主要用于无移位的尺骨鹰嘴骨折。将肘关节固定于伸直位,这期间肘关节不能弯曲活动,3周左右去掉石膏托,再练习肘关节活动,影响肘关节功能恢复。
2.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此法用于有移位尺骨鹰嘴骨折。由于肱三头肌的牵拉作用,往往使手法复位失败,即使复位成功,将肘关节固定在伸直位,也往往使肘关节功能活动受影响,目前较少采用。
3.骨折块切除术:这种方法治疗尺骨鹰嘴骨折,将骨折块切除后,需将肱三头肌腱重新固定到尺骨近端,操作较复杂,不能恢复其正常解剖关系而且有术后肱三头肌腱断裂出现,此方法仍需石膏托外固定4周后开始练习肘关节活动。
4.外固定器固定:此种方法,是于骨折的远近端各穿一根克氏针而后在体外以小型加压固定器固定。此方法穿针较困难,有损伤尺神经的可能,仅用于横断骨折,因此应用不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操作简单,病人不用开刀,不用石膏托,即可进行骨折复位,固定,早期进行肘关节活动,恢复肘关节功能的尺骨鹰嘴骨折复位固定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由卡钳①,中心杆②,及加压钩③三部分组成(图1)。
卡钳(图2)是由两个带锐尖的半环形不锈钢结构及一枚轴心螺钉组成。用轴心螺钉将卡钳不带锐尖的一端,连接成可活动卡钳。卡钳两半环体部⑨各有一长方型侧孔⑤,中心杆②两端从两侧孔穿过。中心杆(图3):中心杆是中央部分膨大的长螺杆。中央膨大部分有一中心孔⑧,加压钩③从中心孔穿过。中心杆体部⑩有两个平行平面,其余部分为园面,园面部分两侧有螺纹,并附有螺母⑦,使中心杆通过卡钳侧孔后予以固定。中心杆两平面与侧孔两平面接触,防止它在侧孔内发生旋转。中心杆用来连接卡钳,及加压钩。
加压钩(图4):为一端带钩的园形长螺杆,其钩部与卡钳锐尖部在同一侧,螺杆部分穿过中心杆的中心孔用调节螺丝⑥固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卡钳的两个锐尖刺入皮肤,直到触及尺骨,使其紧紧卡抱在尺骨掌背两侧面。以加压钩的钩尖钩住尺骨鹰嘴突,加压钩螺杆穿过中心孔,拧紧远端螺丝,鹰嘴骨折块逐渐随螺栓的拧紧与骨折远端靠拢复位,再拧紧螺丝固定。形成卡钳的两个锐尖与加压钩的钩尖形成“△”三角形固定点,术后用无菌纱布包扎。
采用本实用新型与当前国内外常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方法比较:
1.患者不开刀即可达到治疗目的,减少了组织损伤。
2.不用石膏托外固定,病人可早期练习肘关节活动,使骨折愈合与关节功能恢复同步进行,缩短了疗程。
3.操作方法简单,不易产生合并症。
经对临床病人进行治疗,并追踪随访,其疗效十分满意,达到临床治疗要求。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外形结构示意图;
①卡钳 ④轴心螺钉 ⑦螺母 ⑩中心杆体部
②中心杆 ⑤卡钳侧孔 ⑧中心孔
③加压钩 ⑥调节螺丝 ⑨卡钳体部
图2 为卡钳结构图;
图3 为中心杆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4 为加压钩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5 为连接螺母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桂根,未经庞桂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9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