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用于装配式柜架结构的梁与柱体无效
申请号: | 87209990 | 申请日: | 1987-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87209990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伟龙 |
主分类号: | E04C3/02 | 分类号: | E04C3/02;E04C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装配式 结构 柱体 | ||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用预制的柱、梁,特别是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的柱、梁构造房屋的方法。
装配式建筑是指构件在加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制,通过一定的连接手段,建造而成的建筑物。框架结构是装配式建筑中的一种结构类型,因其强度、刚度、抗震能力、荷载承受力、内部空间的优良,以及自重轻、施工快等优点,历来很受人们的重视。
框架结构有不同的连接方法。构件之间连接方法的选择,是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整体性和最佳经济效果的关键。浆锚法、榫接法都是湿作业,工艺较复杂,需要一定的养护期,工期进程慢。焊接法是干接法,虽不需养护期,但焊接量大,易烧伤混凝土。明牛腿法则外型复杂,构件制造不便,而且不美观。暗牛腿法外观好,但构件制造和施工都很不方便。整体法能取各家之长,但上下柱、纵横梁的伸出筋交错盘旋,接头构造复杂,而且亦需一定的养护期。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不但构件制造容易,施工简单,能满足不同设计要求的,经济效益好的装配式框架结构柱、梁连接构造房屋法。
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在梁的两端各形成一个箭形体,并在箭形体的适当部位开两条凹槽。在柱的一端形成一个带缺口的冠状体。施工时,把箭形梁的凹槽嵌在柱的冠状体缺口内,加填充物使之固定,就可以铺设楼板,装配内外墙。当需要建造多层楼房时,可在下层柱梁连接之后,将下层柱子上冠状物伸出来的突出物进行连接,形成上一层楼安放柱子的基础。架柱架梁的方法与下层相同。如此循环往复,达到制造多层建筑的目的。
本发明与其它类型的柱、梁连接法相比,只是在预制柱、梁时稍加改进,构件的精度要求不高,工艺不复杂,施工装配方便,容易实现规范化生产。如果和轻型墙体材料配合使用,用模数方法控制构件的长度,不但可以轻易地达到建筑物的标准化生产,大大加快房屋的建造时间,而且可以随心所欲地装配各种规格和风格的房屋。
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箭形梁。梁的截面积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
图2是冠状柱。柱的截面积形状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图3柱子和冠状物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分开的。
下面结合图4详细说明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具体细节及情况。当把冠状柱〔1〕固定在基础〔2〕上后(基础可以是杯形的,亦可以是其它形的)。就可以安放箭形梁。〔3〕安放时,先把梁的凹槽〔4〕嵌在柱的冠状体〔5〕的缺口〔6〕内,当该柱上所有需架设的梁都安放好以后,就在柱的冠状体内空隙〔7〕间,用快速凝固水泥加以填充,使之固定,将下层柱子冠状物上伸出来的突出物〔9〕进行连接,形成一个杯状体〔9〕,成为上一层楼安放柱子的基础。然后,把上一层楼柱子〔10〕的底端放在杯状体内,用螺栓〔11〕或其它方法将它固定,并用混凝土护固,上一层梁的安放方法与下层的同。
楼板铺设,内外墙装配可以分层进行,也可以在框架结构完成以后一次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伟龙,未经曹伟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09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