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可调强弱火红外线灶无效
申请号: | 87210139 | 申请日: | 198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0139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齐景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景坤 |
主分类号: | F24C1/00 | 分类号: | F24C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恒孝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调 强弱 火红 外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改进了的液化气或煤气燃料红外线灶。
目前已知的液化气或煤气燃料的红外线灶主要是由灶体、带燃烧孔的陶瓷板、引射器、喷嘴组成。红外线灶具有无焰燃烧、污染小、火力强、节省可燃气体等优点。但是在使用弱火时,由于可燃气体流量小、流速低,而空气流量未改变,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比下降,加之灶体燃烧面积也未改变,以致燃烧极不稳定,火焰易熄灭。使得目前的红外线灶只能使用理想的强火,不能使用弱火,所以满足不了需自由调节强弱火的各种不同烹饪的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保持原红外线灶强火的优点,又能方便地调整成进行弱火烹饪的新型红外线灶,进而更有效地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原有红外线灶体内大燃烧室中部增加独立的小燃烧室,小燃烧室开有一进气口,使其既能与大燃烧室同时燃烧产生强火,又能独立燃烧产生弱火。强弱火的控制系统是在供气通道的引射器内,安有能在其中滑动的内套管,内套管是由中端的强火进气孔、前端大喉管、以及后端有一内径较小的小喉管组成。使用强火时,向灶外拉动拉杆,使内套管后移,强火进气口暴露,混合气由大喉管同时流入大、小燃烧室。当使用弱火时,向灶内推动拉杆,使内套管前移,并与口径相似的小燃烧室的进气口相接,将小燃烧室与大燃烧室隔开,这时强火进气口被引射器壁遮蔽。混合气由小喉管进入小燃烧室,由于小燃烧室单独燃烧,即可产生弱火。其弱火产生的原理是在可燃气流量小、流速低的情况下,通过小喉管时流速增加,此时可燃 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比合理。再则,小燃烧室的面积只为大、小燃烧室共有面积的1/3~1/5,这时弱火燃烧稳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使红外线灶能随意调节强弱火,获得理想的燃烧效果。再有,因小燃烧室的面积为大、小燃烧室共有面积的1/3~1/5,在弱火状态下,仅需1/3~1/5的可燃气体就能获得稳定的弱火,故在弱火状态下,可节约可燃气体2/3~4/5。
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强火状态)
图2为图1的侧视图(弱火状态)
参照图1所示,在引射器(7)内装有将大喉管(5)、小喉管(3)、强火进气口(4)连为一体的内套管(6),并由装在喷嘴(2)旁侧的拉杆(1)将其在引射器内推拉滑动。强火进气口的结构是由2~6个连接筋构成,既能让空气流通,又能将大喉管与小喉管连接起来。在灶体(8)内的大燃烧室(11)的中心部设有小燃烧室(12),小燃烧室相对大燃烧室是独立、相隔离的。使大、小燃烧室相通的是小燃烧室进气口(9),在大、小燃烧室的上部由多孔的陶瓷板(10)盖严。
强火时,向灶体(8)外拉动拉杆(1),将引射器(7)内的小喉管(3)、大喉管(5)、强火进气口(4)向后拉动,这时强火进气口暴露,打开喷嘴(2)可燃气与从强火进气口进入的空气在内套管内充分混合进入大燃烧室(11)和小燃烧室(12),并由陶瓷 板喷出点燃燃烧。
弱火时,向灶体(8)内推动拉杆(1),使引射器(7)内的内套管(6)向灶内滑动与小燃烧室进气口(9)对接,这时强火进气口(4)完全被引射器(7)遮蔽。当喷嘴(2)打开时,可燃气与空气从孔径小于大喉管(5)的小喉管(3)一同进入内套管(6)和小燃烧室(12),并由盖在小燃烧室面积上的陶瓷板(10)喷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红外线灶能任意调节强弱火,使用方便,既能适应不同火候的烹饪要求,而且又有效地节约了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景坤,未经齐景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0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车船晕吐的手腕绑带
- 下一篇:微机控制悬挂电子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