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变压器油运行再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10289 | 申请日: | 1987-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0289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4-06 |
发明(设计)人: | 罗固事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固事 |
主分类号: | H01F27/12 | 分类号: | H01F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运行 再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的变压器油再生装置,特别是在变压器带电运行之中再生净化油质的装置。
变压器中的变压器油,经过几年使用后,油质将发生劣化,使用性能下降而不符合要求,造成变压器潜在的危险。为保证变压器正常运行必须处理这种不合格的变压器油。习惯的处理方法是:停电,用新油换去废油,换下去的废油运送出售给有关油类再生部门。此方法造成了油料紧张、能源浪费,并且换油增加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运输量,所需费用较多,更重要的是不能停电的单位将会因为换油停电停产而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所以这种落后的换油方法是不可取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些地方采取流动的变压器油运行再生装置来处理变压器油。这种装置是应用热虹吸原理和油质净化剂在变压器运行之中净化油质。图1是以前所用变压器油运行再生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表示变压器,〔14〕为变压器下部的放油阀,〔2〕为吸油器,〔3〕为透明接头,〔4〕为软管,〔5〕为吸气球,〔6〕和〔13〕为软管,〔7〕、〔8〕和〔12〕为阀门,〔10〕为观察孔,过滤网〔11〕固定在筒体〔9〕内部。但这类型置还存在如下缺点:一是无散热装置因而热循环对流的效率低;二是油质净化剂悬浮起来进入上部管道,堵塞油路,阻碍热虹吸对流循环;三是筒体采用全封闭式的,不便更换处理剂和清洗筒体内部及其过滤网;四是排气球〔5〕设在吸油器〔2〕上方,再生装置内产生的气泡上移至软管〔6〕内不易排除,因此而阻碍热虹吸对流循环。重庆渝洲大学研制的“中小型变压器油运行再生装置”就属于这种类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运行再生装置,它不但能提高热虹吸对流的效率,即提高再生装置净化油质的效率,能方便地排除再生装置内产生的气体,而且不会让净化剂上浮堵塞油路,还有利于清洗筒体内部过滤网和方便操作。
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变压器油运行再生装置的筒体上方设置一兼有效热器作用的储气筒。储气筒用来储存再生装置内产生的气体,而且可通过操作排气球排除这些气体。油液也会在储气筒中得到冷却,那么从变压器上部流出经过软管的油温较高的油液将会在储气筒中上升,在储气筒内冷却了的油液下降流进筒体,从而使带电运行之中的变压器内的油温与筒体内油温差增大,这就提高了热虹吸对流的效率。在筒体上方与进油管之间设置一过滤网,防止净化剂上浮后堵塞管道。筒体内下部的滤网采取可拆卸结构,便于清洗和操作。
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操作简便,构件精度要求不高,一般机械厂和维修厂均能制造。采用本装置处理变压器油与习惯的处理方法相比可以节省费用,而且是在不停电条件下对变压器油进行再生处理,这就避免了因换油停电而造成的停产损失。
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变压器油运行再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兼有散热器作用的储气筒结构图,图4是可拆卸的下部过滤装置结构图。
下面结合图2、图3和图4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该装置包括一个筒体〔31〕和支承筒体〔31〕的支架(图中未画出),筒体〔31〕上方设置一兼有散热器作用的储气筒〔26〕,排气球〔23〕通过软管〔24〕、透明接头〔25〕与储气筒〔26〕连通,筒体侧面上有一观察孔〔31〕,筒体下部有一可拆卸的过滤装置〔32〕,阀门〔33〕通过管道与过滤装置〔32〕相连接,筒体上部有排气阀〔29〕,上盖〔19〕通过管道与阀门〔27〕连通,上盖〔19〕与筒体〔31〕定固时就将上部过滤网〔28〕固定,进油管〔22〕通过管道〔36〕、〔40〕与储气筒〔26〕、筒体〔31〕相连同。储气筒〔26〕的外壳上焊接有散热片〔38〕。进油管道〔36〕与出油的管道〔40〕之间的夹角φ应小于90°,φ最合适的夹角度为30°~70°。过滤器〔32〕由复盖有筛网〔45〕的骨架〔44〕焊接在支座〔42〕上构成,过滤器〔32〕通过螺纹与筒体下部连接,当然也可用法兰盘连接。
该装置工作时,在筒体〔31〕内存放油质净化剂,将吸油器〔21〕插入变压器〔20〕上部油枕(图中未画出)中,筒体〔31〕通过下部出油管道、软管〔34〕与变压器下部放油管道连接。操作时,先关闭阀门〔27〕,再顺次开启阀门〔29〕、〔33〕和〔35〕。变压器〔20〕中的油在重力作用下将经过阀门〔35〕、软管〔34〕、阀门〔33〕和过滤器〔32〕而进入筒体〔31〕。当油面在筒体〔31〕内上升至阀门〔29〕时,关闭阀门〔29〕和〔33〕。随后开启阀门〔27〕,操作排气球〔23〕,排出储气筒〔26〕内的气体。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变压器〔20〕中的油通过吸油〔21〕、软管〔22〕、管道〔36〕而进入储气筒〔26〕。当油液上升至透明接头〔25〕时可停止操作排气球〔23〕,将软管〔24〕夹紧。此时再生装置内各处均被油液充满。由于再生装置内的油温低于变压器内的油温,所以再开启阀门〔33〕便能形成热虹吸自然循环。由于管道〔36〕向下倾斜,筒体〔31〕内的油质净化剂逐渐释放出的少量气体不会进到软管〔22〕内,气体只能沿着管道〔40〕上升到储气筒〔26〕预部,所以不会影响热虹吸自然循环。并能随时操作排气球排除储气筒〔26〕内储存的气体。在热虹吸自然循环过程中,变压器油不停地从该装置上部进入,下部流出回到变压器内,又从变压器上部流出进到该装置,使变压器油在筒体〔31〕内与油质净化剂充分接触而被净化。反复循环能使变压器中的全部油质均被净化,从而达到在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再生变压器油的目的。储气筒〔26〕使油质得到充分冷却而加强了热虹吸效果,从而提高了本装置再生油质的效率;过滤网〔28〕能阻碍油质净化剂上浮堵塞上部管道〔22〕及阀门〔27〕等;下部过滤器〔32〕为可拆卸式的,便于清洗筒体内部及过滤器〔32〕,还能方便地从下部放出需更换的油质净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固事,未经罗固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0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