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无烟燃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10450 | 申请日: | 1987-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0450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郝国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国侠 |
主分类号: | F23B5/04 | 分类号: | F23B5/04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菲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烟 燃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炉。
环境保护与节约能源是当代两大重要而且密切相关的课题,大气污染主要来自燃料燃烧,而又以燃煤污染最为严重。燃煤污染主要分为气相和固相两大部分。气相部分由燃煤产生的废气及可燃性烟气组成,包括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碳氧化物及其它碳氢化合物等。固相部分由煤烟尘组成,其中包括游离碳粒、无机灰尘等。在这些污染物中有强制癌物质3.4一苯并芘,对这些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的净化方法非常复杂,而且增加能源消耗。如果能在燃烧过程中加以解决,不仅会降低燃煤对大气的污染,而且能够使燃料得到充分的燃烧,从而达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而目前通用的燃烧炉大多是采用层燃法。这种传统的燃烧方法使大量的挥发成份来不及燃烧就跑到大气中去。因此这种方法对空气的污染最为严重,而且热效率低,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有少数燃烧炉采用煤气燃烧法,这种方法虽然对空气污染较轻,但是投资过高,难以推广。还有一些燃烧炉采用反烧法,即在炉排上面加煤,由上面点燃,由炉排下面送风,这种方法可以达到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目的,但是解决不了连续加煤和连续燃烧的问题,所以不能广泛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燃烧炉,它不仅能够节省能源,而且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改变了传统的燃烧方式,采用顶部加煤,侧向水平送风,水平方向依次为予热层、干馏层、燃烧层、灰渣层。风首先经过予热层,所以能保证煤在予热层、干馏层所产生的挥发份随风一起经过燃烧层,连难于燃烧的游离碳也一起烧掉了,达到了消除黑烟的目的,即作到了减少环境污染又节省了能源,其具体结构如下:
它是由炉体、炉排、送风系统和加煤斗组成。炉体包括外壳、炉壁和组装在外壳与炉壁之间的炉衬。加煤斗设在炉体顶部,加煤斗下方的炉体内装有炉排,炉体上开有引火口和进料口,送风系统包括风机、送风管,送风管在炉排上侧横向水平布置,炉排前部设有一道隔墙,隔墙上开有喷火口,出灰室设在炉排下面,开有出灰口,燃烧废气从烟道排出。
本实用新型由于改变了燃烧层次和送风方向,使炉渣中的固定碳和挥发份中的可燃性气体及游离碳得到充分燃烧,因此消除了黑烟,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给净化烟道废气(如脱硫)带来方便,同时炉后除尘器可趋向小型,并提高了除尘效率。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各种工业窑炉、锅炉和民用茶炉。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本实施例的炉壁4用耐火砖砌筑,壁外有金属板制成的外壳2,外壳2和炉壁4之间充填有保温材料制成的炉衬3。炉体顶部设有加煤斗1,加煤斗1下方的炉体内装有炉排12,一端与风机8相联的送风管9一端引入炉体内,其端部的排风管10上有四个出风管15,在炉排12上侧横向水平排列,炉体侧面开有引火口及进料口5,在炉排12的前部砌有一道隔墙14,隔墙14上开有喷火口16。出灰室设在炉排12下面,开有出灰口7。当煤从加煤斗1加入到井式巷道11中后,由引火口在喷火口16处添加引火剂(木柴之类),用火点燃,启动风机8,风从出风管15水平吹入,即可进入正常燃烧。由于燃烧过程中煤的体积不断缩小,上层经过予热和分馏的煤即向下降落进入燃烧区域,一旦和送风管吹入的风相接触,即刻就会被燃烧。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连续燃烧。当井式巷道11中的煤逐渐减少,可以从加煤斗1继续加煤,如果火层过高,可以从出灰口将炉排上的炉渣清除,使燃烧层始终保持在井式巷道的底部,与出风管15及喷火口16的水平位置相对应。本实施例的燃烧废气通过与炉体尾部的排烟口相通的烟道进入烟囱排出,其喷火口的宽度不能小于炉体宽度的60%,高度不能小于3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国侠,未经郝国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0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味精瓶
- 下一篇:带绝缘柄的摩擦带电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