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触点控制式汽车电子点火器无效
申请号: | 87210560 | 申请日: | 198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0560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勇 |
主分类号: | F02P3/055 | 分类号: | F02P3/055 |
代理公司: | 东北工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袁巍 |
地址: |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点 控制 汽车 电子 点火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点火装置,特别是用于汽车的晶体管电子点火器。
汽车在启动和运行时,汽油发动机需要不断的进行点燃。所以,需要有一个性能稳定、可靠的点火器。目前国产的汽车一般都采用的是汽车分电器中的断电器部分为铂金触点式点火器。由于触点通过电流较大,当触点断开的瞬间,点火线圈初级感应出几百伏的电压,加在触点两端,产生强烈的电弧和高温,造成铂金触点烧蚀,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由于点火线圈中贮存的能量( 1/2 lI2)有较大的一部分电能在触点两端产生电弧而损耗掉,使点火能量降低,导致发动机燃烧不充分,油耗增加、动力下降。所以,国内外现已研制出多种汽车电火器。一般可分为:光电式、磁电式、霍耳元件式、复点式(触点控制式)的汽车点火器。这些点火器虽然点火性能较好,但是都存在着电路复杂,电子元件过多、成本高、故障率高的缺点。因整个点火器是在汽车头内温度60℃左右,而且振动频繁的环境中工作,这时由于电子元件过多造成了点火器的故障高的突出缺点。为解决这个问题,本发明人于1987年3月23日向中国专利局提交了一份“触点控制式晶体管点火装置”专利申请,其申请号为:87203092。通过实施使用,用户反映点火效果好,稳定,明显降低了点火器的故障率。但发明人认为,该项专利申请仍存在一定弱点。第一,如果当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万一点火器出现故障(一般应该是大功率三极管击穿)必须停车维修,将点火器拆除后,改接成原车的点火电路,费时费力,甚至误事,给司机带来麻烦。第二,如果当接地(搭铁)不良时,该点火器虽然仍能打火工作,但此时电容失去了保护三极管的作用,从而容易造成大功率三极管的击穿、点火器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简单、电子元件少、故障率低、工作性能可靠,万一点火器出现故障时(指末级大功率三极管击穿)可自动转接成原车的点火电路,使汽车仍然能够行驶的晶体管电子点火器。
该晶体管电子点火器在申请号87203092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它主要由触点、点火线圈、火花塞和控制电路所构成。触点仍接在末级大功率晶体三级管BG2的发射极与负极(搭铁)之间,控制三极管BG2电流的导通、截止,使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发生很大变化,实现点火。其发明要点在于:在末级大功率三极管BG2的基极回路中串联一只起隔离作用的二极管D和一只电阻R2,即在末级大功率三极管BG2的基极与前级三极管BG1集电极之间的回路中接入一只二极管D和一只电阻R2。前级三极管BG1的发射极接电源正极,基极串联一电阻R1后接电源负极(搭铁),集电极串联电阻R2、二极管D后与末级三极管BG2基极相接。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参照附图1,该电子点火器首先在末级大功率NPN三极管BG2的基极回路中串联一只二极管D和一只电阻R2,然后与NPN三极管BG1的集电极相接,三极管BG1的发射极接电源正极,基极串联一个电阻R1后与负极(搭铁)相接。三极管BG2的发射极与负极之间接一铂金触点〔1〕,来控制大功率三极管BG2的导通与截止。BG2集电极与负极之间接有一支电容C,然后BG2的集电极与点火线圈〔3〕的初级相接,初级线圈串联一电阻R3与电源正极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勇,未经李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角度书架文具盒
- 下一篇:一种非润滑性液体用的新型齿轮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