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小曲率半径冷推弯管成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10664 | 申请日: | 198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0664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06 |
发明(设计)人: | 唐仁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仁伟 |
主分类号: | B21D9/03 | 分类号: | B21D9/03 |
代理公司: | 鞍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锡成 |
地址: | 辽宁省鞍山市铁东***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率 半径 弯管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弯管成型的一种装置,特别是用于小曲率半径冷推弯管的成型装置。
据日本专利公报昭53-39181发明所述的弯管的制造方法及装置,其中存在有如下问题。
一、成型芯棒是一个整体件,而且放置在弯管通道内,这种芯棒加工、安装和拆卸都比较复杂,侧隙不易调整。
二、由于成型芯棒在弯管通道内是固定的,因此弯头成型时阻力大易卡住。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对其芯棒提供了一种具有挠性芯棒便于冷推弯管成形、安装、拆卸和调整,加工时不会形成阻力而被卡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铰链式芯棒和逆止机构冷推加工小曲率半径90度弯管的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方法实现的,具有弯管内侧的内胎和弯管外侧的外胎各半园的整体加工件对接,构成弯管所需曲率的弯曲通道,同时在靠近内胎的外缘与外胎的一端对接导向套,连通前述的弯曲通道,构成原管坯导入通道,在弯曲通道内的中心线上,通过与弯曲通道同心且对原管坯内径相一致的铰链芯棒,通过推杆的作用使铰链芯棒在弯曲通道和导向套内弯曲进退自如,在推动铰链芯棒和原管坯时内胎为转动状态。
操作时,首先把原管加工成梯形断面的原管坯,短部份形成弯管的内侧,长部份则形成弯管的外侧,把原管坯放在导向套内,推杆把铰链芯棒连同原管坯推入弯曲通道,同时压下逆止机构后,进入弯曲通道内,在弯曲通道内形成与原管坯等厚、等径和弯曲通道相同的曲率弯头。
本实用新型与弯管的制造方法及装置(日本昭53-39181)相比,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是铰链芯棒,即能弯曲成曲线形,又可拉直成为直线形,生产中不固定在弯曲通道内,因而这种机构辅助时间少,生产效率高,并且由于调整工艺和机构是简单的,铰链芯棒与原管坯同时进入弯曲通道内,减少成型管坯与芯棒之间的摩擦力,不仅变形均匀,而且废品率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小曲率半径冷推弯管装置,把原管坯放在导向套内,使推杆推进铰链芯棒和原管坯开始实施状态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小曲率半径冷推弯管装置,推杆与铰链芯棒把原管坯推入内胎和外胎通道内而形成的弯管状态,逆止机构通过斜面而被弯管压下使之通过的实施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原管坯的剖面和端面图。
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附图对小曲率半径冷 推弯管装置作进一步的描述:
见附图1,铰链芯棒(1),采用三个与曲率半径相同的园柱型铰链节,铰链节之间通过链板(11)相连接,连接方式是采用链板轴(7)构成挠性铰链芯棒(1)。
推杆(2)采用连杆(8)与铰链芯棒(1)相连接。
导向套(3)与内胎(4)的外缘和外胎(6)的一端对接,构成原管坯(9)的输入通道。
内胎(4)与外胎(6)构成弯管所需的弯曲通道。
逆止机构(5)装在外胎(6)和导向套(3)之间,逆止机构(5)本身具有弹簧(10),使在原管坯(9)通过时压下逆止机构(5)的弹簧(10),推杆(2)带动铰链芯棒(1)返回。
见图2,小曲率半径冷推弯管装置的实施,是将原管坯(9)推入弯管通道内加工成弯头后,推杆(2)由液压缸拉回,铰链芯棒(1)也同时被拉出弯曲通道内,由曲线状态变为直线状态,继续从导向套(3)内移出,当能放置一个原管坯(9)时为止。再将原管坯(9)放在导向套(3)内,推杆(2)把原管坯(9)和铰链芯棒(1)推入弯曲通道。同时压下逆止机构(5)使原管坯(9)与铰链芯棒(1)一起进入弯曲通道内,形成所需曲率的弯头,同时将弯好的弯头顶出弯曲通道,完成了一个工作循环,以后加工依此类推。
见图3,原管坯(9)的剖面和端面图。
在加工冷推小曲率半径弯管之前,首先将原管加工成梯形原管坯(9),两底角不等,α角为60°,β角为4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仁伟,未经唐仁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0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