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滑轮组预应力张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10677 | 申请日: | 198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0677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25 |
发明(设计)人: | 韩荫江;钟光奇;郭宝成;张庆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市运输安装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2 | 分类号: | E04G21/12 |
代理公司: | 辽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忠达 |
地址: | 辽宁省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轮 预应力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桥式起重机主梁修复装置。
起重机主梁金属结构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必然要生产下挠,当下挠达到一定值时,如不及时修复,严重时会造成重大事故。根据GB6067-85《起重机安全规程》规定,当小车处于跨中并在额定载荷下,主梁跨中的下挠值在水平线达跨度的L/700时,(L为起重机跨度)如不能修复,应报废。因此,起重机主梁出现下挠必须认真修复。
目前将起重机主梁下挠修复为上拱基本上采用三种办法。一种是火焰矫正法,这种办法技术不易掌握,因为既要恢复上拱度,又要恢复上拱曲线,并保持同一平面的高低差和控制上拱度等,没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火工实践经验很难作好。另外,在修复时由于要防止加热后下挠,要将小车从上面卸下,费工、费时、延长了修复时间,如有失误还会造成主梁损伤。
第二种是预应力修复法,利用一至二排预应力钢筋使梁产生反弯曲力矩,从而达到起拱的目的,这种修复方法,不仅克服了火焰法的缺点,方法简单,而且增大了梁的刚度。但存在着预应力筋每根拉力不易控制均匀(采用单根分别拉紧),使主梁结构受力不均,并且要预先张拉钢筋等问题,因此在实际应用上受到限制和存在一定难度,目前预应力法仅在修复小吨位桥吊上使用。
第三种办法是黄锡庸发明的利用绞线代替预应力筋,并利用蜗杆减速机收紧钢绞线一次拉紧的方法,从而克服了采用预应力法存在的上述缺点,但结构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快速修复桥式起重机主梁下挠为上拱和校正旁弯的滑轮组预应力张紧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2个滑轮组机构,一个以上平衡滑轮架,钢丝绳组和拉紧用具构成。在修复桥式起重机主梁时,将滑轮组机构、平衡滑轮架焊固在桥式起重机主梁下底板上,且形成一整体,无论静载或动载荷,均与主梁共同承担。滑轮组机构焊固在桥式起重机主梁下底板的两端,平衡滑轮架则设置在 主梁下底板的中间部位,数量的多少由桥式起重机跨度的长短而定。然后进行滑轮组钢丝绳的穿绕,穿绕钢丝绳用顺穿法。钢丝绳的死端头用编结连接,编结长度不小于钢丝绳直径的15倍,长度不得小于300mm,两个滑轮组机构的钢丝绳穿绕完后,把钢丝绳的张拉端头与拉紧用具,如固定好的链式起重机的吊钩连接,连接采用绳卡连接法,根据钢丝绳的直径的不同采用不同规格的钢丝绳卡。
平衡滑轮架主要用于托载钢丝绳用,由底板、侧板和钢管制成。
钢丝绳组的选用,是根据各类起重机的工作环境,工作制度,起重量和跨度,选用钢丝绳长度、直径和组数。
张拉用的链式起重机的选用必须根据计算出的端头拉力大小确定。在进行张拉过程中,设置在桥式起重机主梁两端的链式起重机应交替进行张拉和缓慢匀速张拉。当恢复上拱达到规定标准后,停止张拉,并把张拉端头用钢丝绳卡按规定卡住,拆掉链式起重机。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采用滑轮组机构,平衡滑轮架,钢丝绳组和拉紧用具来修复桥式起重机主梁下挠和校正旁弯的,特别是在修复时小车不用拆卸下来,因此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维修费用低,(只有设备成本的10%左右)节省时间(只需几天时间就可修好)。
图1是滑轮组预应力张紧装置与桥式吊车主梁联接示意图,其中1是主梁,2是滑轮组机构,3是钢丝绳组,4是平衡滑轮架。
图2是滑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5是绳孔,6是盖板,7是支架板,8和11是滑轮,9和10是轴,12是滑轮架板,13是底板,14是前后挡板,15是护板。
图3是平衡滑轮架主视图,图4是平衡滑轮架左视图。其中16是侧板,17和18是钢管,19是底板。
现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滑轮组机构由盖板6,支架板7,滑轮8,滑轮11,滑轮架板12,底板13,护板15,轴9,轴10构成,在护板15上设置有2个以上绳孔5,组装时,将底板13放在平板上,用直尺划线定位,然后把滑轮架板12按预定位置点焊在底板13上,再将滑轮11和轴9,组装在滑轮架板17上,焊上前后挡板14,再按预定位置把支架板7焊在底板13上,将滑轮8和轴9组装在支架板7上,焊上盖板6和护板15。
本实用新型的平衡滑轮架由侧板16、钢管17、钢管18和底板19构成。
组装时,将底板19放在平板上,划线定位,然后把侧板16焊在底板19上,钢管18也焊在底板19上,最后把钢管17分别焊在侧板16和钢管18之间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市运输安装工程公司,未经锦州市运输安装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0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示温装置的单锥孔双旋塞调温阀
- 下一篇:空悬式铺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