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可折叠蚊帐架无效
申请号: | 87210776 | 申请日: | 198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077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恭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恭璞 |
主分类号: | A47C29/00 | 分类号: | A47C29/00;A45F3/52;A47G2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薏华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蚊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特别是能够折叠的蚊帐架。
一般支撑悬挂蚊帐离不开支撑、悬挂两部分,其办法是将四根竹竿、木杆或金属杆绑扎固定在床的四角,在杆的顶端拉起绳子然后将蚊帐悬挂其上,也有往墙壁上钉钉子拉绳悬挂的。这些传统的方法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不但受居住条件的限制,不便于拆装,而且悬挂起来不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型的蚊帐架,使用起来拆装方便、外形美观,不受居住条件、地点限制,不用时可折叠便于保存、少占空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悬挂部分由一个中心联接板和四根用铰链和其相联接的支臂组成,可以折叠与展开。支撑部分由于使用要求的不同,分别采用立式、壁式、吊式三种形式,立式的支撑部分主要包括横臂、上立臂、下立臂和斜支臂,它们之间由铰链联结可以折叠与展开;壁式的支撑部分主要包括横臂、立支臂、斜支臂联结成一个三角形支架;吊式的支撑部分主要包括内套管、中套管和带底座的外套管,三套管之间依次套装可以伸缩,以调整支撑部分的长度,并靠螺栓固定。悬挂部分和三种形式的支撑部分联接后,构成三种不同形式的蚊帐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显著,它可以根据不同的居室特点和要求进行安装,也为野外作业人员提供了方便,不但使用简便,而且外形美观,不用时便于保管存放、占用空间少。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附图2是中心联接板的俯视图。
附图3是中心联接板的剖视图。
附图4是最佳实施例一中固定板的主视图。
附图5是最佳实施例一中固定板的侧视图。
附图6是最佳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附图7是最佳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附图8是最佳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参看图1,最佳实施例一为立式蚊帐架,其悬挂部分构成:由A3铁板制成的卡套3、用四个螺钉固定在铸铝制成的中心联接板2上,中心联接板2和冂型铝材制成的支臂1用空心铆钉22联接,联接处转动灵活,在支臂1的端头安有挂勾5。支撑部分构成:由口型铝材制成的横臂4和上立臂7通过联接板6、铆钉18进行联结,横臂4与联接板6的联接处,横臂4要转动灵活。为了在使用中支撑固定横臂4,在横臂4与立臂7两侧装有斜支臂8,用销钉19、17进行联接,销钉19可以拔下,斜支臂8绕销钉17可转动。上立臂7与下立臂11用折页10进行联接,为了在使用中固定上立臂7与下立臂11之间的位置,两侧装有固定板9,固定板9的上下两部分由铆钉15联接,并能转动,上下端用铆钉16、14分别固定在上立臂7和下立臂11上,并能转动。支撑部分和悬挂部分的联接方式,由横臂4的端头插入卡套3,然后拧紧卡套3上的紧固螺栓21。构成完整的蚊帐架。蚊帐架用固定卡12、13固定在床头上。
此种立式蚊帐架的支撑部分、悬挂部分均可折叠,并且重量轻,便于存放与携带,既适用于居室也适用于野外,使用起来极为方便。
参看图6,最佳实施例二为壁式蚊帐架。其悬挂部分除卡套3在中心联接板2上的位置为横向,其余均与立式相同。其支撑部分由横臂26、斜支臂24、立支臂23组成,用铆钉联结成三角支架。横臂26的端头插入悬挂部分的卡套3中,然后拧紧卡套3上的紧固螺栓21,整个蚊帐架靠立支臂23的凸缘插入固定在墙壁上的槽板27加以固定。
此种壁式蚊帐架主要特点是不占用地面,并且安装比较容易。
参看图8,最佳实施例三为吊式蚊帐架,其悬挂部分没有卡套3,同时中心联接板2有螺纹孔,其余均与立式相同。其支撑部分由带有螺钉孔的底座31和三根套管组成,内套管36套入中套管34,中套管34套入外套管32,为调整支撑部分长度,它们之间能伸缩,并由螺栓33、35加以固定。外套管32和底座31通过焊接联为一体。在内套管36的下端有一小段螺纹,用来和悬挂部分的中心联接板2的螺纹孔进行联结,内套管36下端的螺纹段拧入中心联结板2的螺纹孔内,其上下两端由螺母29、28加以固定。底座31用螺钉固定在木座30上。
此种吊式蚊帐架占用空间最小,且装饰性强,尤为适宜小居室。
本实用新型骨架部分可以用薄铁管或轻质材料制做,实施方案和铝型材相同,部分工艺可以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恭璞,未经王恭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0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