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红外线遥控电动窗帘无效
申请号: | 87210795 | 申请日: | 1987-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0795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21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明贺 |
主分类号: | A47H5/02 | 分类号: | A47H5/02 |
代理公司: | 辽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许宗富 |
地址: | 辽宁省盘锦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线 遥控 电动 窗帘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中的窗帘开、闭装置。
现有的窗帘,主要是通过人力拉动窗帘线来实现开、闭,窗帘的开、闭需人到窗帘前才能完成,垂吊的窗帘拉线影响室内的整体美观,使用起来也不方便,而且不能在远距离控制窗帘的开、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闭窗帘方便,能远距离遥控的电动窗帘。
本实用新型包括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接收装置及执行机构三大部分,发射装置产生频率为30KHZ~45KHZ的红外线方波信号,接收装置将接收到的方波信号放大输出一稳定的电位信号,去触发执行机构的直流电机带动减速器及滑轮运转,使其运动到限位开关规定的位置后,电机停止,完成窗帘的闭合(拉开)过程,若接收装置再次接收到发射装置发出的信号后,接收装置翻转到另一个稳定状态,触发执行机构的继电器换向,完成窗帘的拉开(闭合)过程。
本实用新型出现后,不但使室内整体美观,而且还能够远距离自动控制窗帘的拉开和闭合。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推广应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射装置电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接收装置电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执行机构电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发射装置由振荡器,整形电路,调制发射电路组成(见图2),以与非门1、2及阻容元件构成的环形振荡器,产生38KHZ的方波信号经与非门3、4整形后,接至调制发射电路中晶体管BG1的基极,红外发光二极管D1发出调制后的红外方波信号。接收装置由前置放大器,双稳态电路、开关电路组成(见图3),当红外接收二极管D2接收到38KHZ的红外脉冲信号后,直接送入前置放大器中运算放大器μPC1373的反相输入端,经放大调谐后,输出一负脉冲信号至以BG2、BG3为主要部件构成的双稳态触发电路,当CP端输入一个负脉冲时,双稳态电路翻转一次,同时以BG4为主要部件构成的开关电路输出为低电位,A、B两点有电流通过(见图4),继电器J1吸合,使电机〔9〕运转,带动减速器〔8〕及滚轮〔7〕工作使窗帘闭合,等窗帘到达限位开关K1额定的位置(即完成窗帘的闭合过程),K1关闭,限位开关K2导通。当接收装置再次收到触发信号时,继电器J2触点吸合,使电机进行换向运转,完成窗帘的另一个拉开(闭合)过程。其内、外套管〔15、11〕可根据需要在1.2米~2.3米之间伸缩。
图3中的L为电感线圈,其匝数为305,线经为0.08毫米,图1中的〔10〕为接收装置, 〔11〕为外套管,〔12〕为挡块,〔13〕限位开关,〔14〕为固定架,〔15〕为内套管,〔5〕为拉钩。〔6〕为挂钩。图5中的D为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明贺,未经赵明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0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