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脚踏转动痰盂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11106 | 申请日: | 1987-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110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锡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锡祥 |
主分类号: | A61J19/00 | 分类号: | A61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湖南省安***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脚踏 转动 痰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与卫生设备类的痰盂有关。
现有痰盂的使用,归纳有三种:(一)无盖;(二)自备带柄痰盂盖;(三)痰盂置于杂物箱上,并加带柄痰盂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痰盂盖不易丢失,既能避免用手接触痰盂盖柄,又能防止痰液、鼻涕自由蒸发扩散的痰盂盖装置。
解决的方案有两种:
第一种是:将社会上现有痰盂,配一专制的杂物篓,使痰盂置于杂物篓之上,在杂物篓下方设置一能够滑动的脚踏环,脚踏环受使用痰盂者脚前掌的作用而向下运动,通过皮带致使痰盂盖转动开启。使用后,痰盂盖在压簧和扭转簧作用下自行复位。
第二种是:使痰盂置于杂物篓之上,在杂物篓下方设置一能够滑动的脚踏环,脚踏环受使用痰盂者脚前掌的作用而向下运动,通过杆件的齿条部份带动痰盂盖转动开启。使用后,痰盂盖在压簧作用下自行复位。
附图图1、图2、图3、图4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方案的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方案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方案的左视图。
图3是图2I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3A-A的剖面图。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案的结构和工作情况。
痰盂盖(1)的独臂和杂物篓两平行耳片(11)由心轴(2)铰接成一个整体。使用痰盂时,脚前掌踏下脚踏环(5),并由皮带(9)将直线运动传至痰盂盖(1),使痰盂盖(1)转动一定角度,并由限位坎(8)接触扭转簧(10)而停止转动,完成痰盂盖(1)的开启动作。使用痰盂后,脚前掌离开脚踏环(5),则压簧(6)扭转簧(10)恢复原状,致使脚踏环(5)上升,痰盂盖(1)转动复位,盖闭痰盂(3)。清洗痰盂(3)时,踏下脚踏环(5),痰盂盖(1)转动开启至限位坎(8),即可由杂物篓顶部边缘缺口处(13)施力端出痰盂(3)。
图1中的(7)为杂物入口处,图2中的(14)、(15)为联接皮带(9)的螺栓,图3中的(4)为杂物篓,图4中的(12)为阻止心轴(2)移位的挡圈。
附图图5、图6、图7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案的实施例: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案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案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案的俯视放大图。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第二种方案的结构和工作情况。
痰盂盖(1)的独臂和痰盂两平行耳片(20)由心轴(2)铰接成一个整体,并嵌放在杂物篓(4)上。使用痰盂时,脚前掌踏下脚踏环(5),并由杆件(19)将直线运动传至杆件齿条部份(16)带动痰盂盖的半个园齿轮(17),使痰盂盖(1)转动一定角度,由半个园齿轮(17)的无齿部份顶住杆件齿条部份(16)的齿顶而限位,完成痰盂盖的开启工作。使用痰盂后,脚前掌离开脚踏环(5),则压簧(6)恢复原状,致使脚踏环(5)上升,痰盂盖转动复位,盖闭痰盂(3)。清洗痰盂时,拇指与食指将开口插板(18)的开口端拈拢,向插板的另一端运动至完全退出,并使杆件齿条部份(16)脱离半园齿轮(17),施力端出痰盂(3)。其安装按上述清洗时动作逆施即可。
图5中的(7)为杂物入口处。
本实用新型的二个实施例的材料是:心轴(2),压簧(6),扭转簧(10),螺栓(14)、(15)采用钢材,其余零件均可采用硬质聚氯乙烯或钢材制造。
杂物篓可做成薄壁筒状或网板筒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锡祥,未经李锡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1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