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消烟除尘式节能茶炉无效
申请号: | 87211145 | 申请日: | 198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1145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程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庆华 |
主分类号: | F24H1/18 | 分类号: | F24H1/18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陈军 |
地址: | 吉林省长春市二道河子***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 节能 茶炉 | ||
本实用新型属锅炉类。
目前有一种热管茶炉,它是用强二次风把燃烧区接近燃点的煤吹焦化,形成一层硬壳,使尘碳飞不起来,从而达到消烟除尘的目的,但是煤焦化燃烧后,可燃碳被裹上一层碳灰衣,阻止了碳继续氧化燃烧,使炉渣含碳量过高造成浪费。另外使用强大二次供风,使大量的过剩空气量进入炉膛,结果炉膛温度降低,既阻碍了煤的燃烧速度。又降低了炉的热效率,用强二次风必然加大鼓风机的功率。因而电能消耗增大,利用热管回收烟道余热提高了炉的制造成本。而且加工复杂,常期使用热管上将挂满灰垢,降低传热效率,如热管失效后该茶炉将与普通茶炉一样。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茶炉的不足,达到了消烟除尘提高热效率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之一是炉膛的上部每隔90度有一风膜咀,风膜咀同在一个平面上,风膜咀与90度点圆的切线夹角可选择在25度~60度之间。四个风膜咀的方向是逆时针,要点之二是在内胆的底部有四个与炉膛相通的U型辅射受热管,该U型管的两口尺寸不同,要点之三是在烟道中部每隔90度有一烟速阻尼管。
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炉膛的上部设有四个风膜咀,内胆的底部有四个与炉膛相通的U型辐射受热管。以及烟道的中部设有四个烟速阻尼管。因而在炉膛内被风膜卷起的火焰氧气助燃充分,又螺旋冲刷水冷壁,在风膜的复盖下增强了辐射放热效果。另外U型管大口放出的气体。冲散了由风膜卷起的烟尘团,可燃物又分布在火燃区内不影响炉排上任意一点的燃烧。也就是没有死点。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出力大,热效率高,消烟好等优点。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了新的燃烧方式,因而风机功率并不大(100瓦左右),结构合理、紧凑,节省了电能和钢材,若将风膜咀,U型辐射受热管和烟速阻尼管应用到立式锅炉或卧式锅炉中,也会产生良好效果。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附图1为多用茶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烟道、2、烟速阻尼管、3、水层流管、4、U型辐射受热管、5、内胆、6、内套、7、外皮、8、风膜咀、9、风道、10、热风箱、11、喉管、12、主风道。
附图2为图1A-A处剖面图,其中,8为风膜咀、4为U型辐射受热管、13、炉条、14、风膜咀与90度点圆的切线夹角α。
当点燃茶炉供风后,在火燃区上部形成圆周运动的风膜。风膜由于风速及风咀的几何形状风从风咀喷出后产生附壁效应,从而火焰被风膜带动起来做圆周运动,由于风膜的作用,燃烧是螺旋燃烧和半悬浮燃烧,此时尘碳相互碰撞剥掉了碳外灰衣,同时利用U型管小口进大口出的特性,风膜的部分风夹带着尘碳由U型管小口进入,从大口向火焰中部放出即对火焰中部起到补氧助燃作用,U型管又起到向胆内辐射放热的作用。同时也增强了胆的热动力,加速炉内水循环,利于各部水、火换热,与此同时风膜受燃区的热辐射温度升高,在燃烧的条件下,小部分烟气升腾由内套(做对流放热)从烟道排出,因受烟道抽力及开炉门加煤的影响,风膜工作很不稳定,忽而封闭。忽而变形,忽而击穿,造成排烟温度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烟道中设四个烟速阻尼管,克服开炉门、加煤及击穿风压等造成的风膜波动,稳定风膜正常工作。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好方式见附图1、2,其中,风膜咀同在一个平面上,风膜咀与90度点圆的切线夹角可选择在25度~60度之间,U型管的大口尺寸为1 1/2 寸,小口尺寸为1寸,二者用铸钢弯头电焊对接而成,烟速阻尼管直径为1寸~2寸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庆华,未经程庆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擦无尘黑板
- 下一篇:数字式制冷设备自动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