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经穴电场探查诊断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87211147 | 申请日: | 1987-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1147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恢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恢永 |
主分类号: | A61B5/04 | 分类号: | A61B5/04;A61N1/18 |
代理公司: | 航空工业部贵州管理局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吕景新 |
地址: |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经穴 电场 探查 诊断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是由电子原器件构成的一种专用于探查穴位、诊断、治疗各种疾病的经穴电场探查诊断治疗仪。
目前探查人体穴位是按图估计来确定其位置。诊断、治疗各种疾病或是用望、闻、问、切的中、西医方法,或者用各种仪器,辅之以打针、吃中、西药、针灸等等。虽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实施了救死扶伤,但仍不能避免在探查、诊断、治疗过程中给病员带来的痛苦,而且现用的各种医疗设备或仪器一般均较庞大、复杂、昂贵,多数是专用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和避免上述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经穴电场探查诊断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是依据发明人的《穴位经络能场论》中之“穴位和经络都是电场的汇集。经络是内脏与体表的无线电联系。感传是在针刺过程中所激发出来的一种电能”的理论,通过实验得知,当体表或脏腑受致病因子刺激的时候,在人体内会产生两种电流。一种是人们熟知的损伤电流。它通过神经被神经递质放大后传入大脑皮层产生各种感觉;另一种电流在经络这种电场力的约束下反映到了体表、该患病脏腑所主的经络的穴位上去。有的加强了原有穴位的电压,有的使体表产生了新穴位。所以,在哪条经络的哪个穴位上测有这种电异常点,就能据此判断出哪个脏腑患了病。这种电异常点的电压个体差异很大,但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它是正常穴位的3~10倍。
本实用新型是由于探查诊断的《经穴电场探查诊断仪》和用于回授治疗的《经穴电场回授治疗仪》两部分构成。
经穴电场探查诊断仪的结构是:试笔连接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电表,电源的正极与电表的另一端相连,电源的负极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发射极连接铝丝或小铝棒。电源的电压以3V左右为宜。
经穴电场回授治疗仪的结构是:二极管的一端连接具有两个夹子的治疗端,二极管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相连,三极管的集电极与铝丝或小铝棒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电表连接,电表与电源的正极连接,电源的负极与二极管和两个治疗端连接处再连接。电源的电压以6V左右为宜。
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一机多用,使用方便,不用望、闻、问、切的中、西医方法和其他医疗仪器助诊,就能快速、准确地探测穴位,诊断各种疾病,而且不用打针,吃中、西药和针灸,解除了病员在探查、诊治过程中的痛苦及负作用。具有了本实用新型的经穴电场探查诊断治疗仪,只要对照其说明书就能自己对症治疗诸如高、低血压,感冒,支气管炎等等的各种常见病、多发病。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经穴电场探查诊断仪。病员将铝丝或小铝棒握在手中,当试笔接触需探查诊治疾病穴位时,穴位就发出一种生物电,此电供给三极管的基极,使发射极产生了较大的电流变化,促使电压表指针偏转,即可探查、诊断出所患疾病或穴位。图中的1为试笔,2为铝丝或小铝棒。
图2是回授治疗仪。同上,病员将铝丝或小铝棒握在手中,当夹子与需检查、诊治疾病的穴位接触时,该穴位即发出一种电流供给三极管的基极,基极上微小电流的变化,引起了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上较大的电流变化,这种放大后的电流再回授到该穴位上去,经过20多分钟后,达到回授治疗之目的。图中的1、2为夹子3为铝丝或小铝棒。
实现本实用新型需有三极管,二极管、电表、电源及连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恢永,未经李恢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1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