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高效自吸灰黑板刷无效
申请号: | 87211317 | 申请日: | 198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1317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14 |
发明(设计)人: | 徐炳福;孙钟明;徐英华;何乐梅;徐炳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炳鸿;徐英华;何乐梅;徐炳福;石云美 |
主分类号: | B43L21/02 | 分类号: | B43L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灰黑 板刷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教用具,是一种能自吸粉笔灰的黑板刷。
经检索,发现有多种吸尘黑板刷,一种是只带有防尘圈和集尘槽的黑板刷,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85203128,85205536和86207341的专利申请;第二种是在揩黑板时用摩擦轮带动叶轮而吸尘的黑板刷,如85203652专利申请,第三种是带有吸尘器的黑板刷,如85202270专利申请;第四种是黑板刷中设计有电动吸尘机构的吸(无)尘黑板刷,此类专利申请较多,如85201057,86200138,86200600,86202812,86204919,86205051,86206297等专利申请。以上所说黑板刷都能起到集尘或吸尘的作用,但结构上存在吸尘时不能形成连续气流通道的问题,因此影响吸尘效率;并且,刷体上的毛毡(刷)是易损之物,若用固定式结构,则毛毡(刷)磨损后不易更换,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弃之而换新的黑板刷,徒然增加消耗。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调换毛刷容易,揩刷吸尘时能自然形成气流风道,因而吸尘效率高的自吸灰黑板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自吸灰黑板刷由粘贴有多条条形毛毡(刷)的刷板,带有电池盒的刷体、贮灰盒、电机、传动齿轮付和风叶轮组成,多条条形毛毡以人字形或螺旋形排列在刷板上,每两条毛毡间均有一间隔形成一条风道;刷板上与刷体相同位置处开有一个大小与风叶轮外径相应的吸风口;沿着刷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处开有一条集尘槽。此装有毛毡的刷板整体用螺钉固定在刷体上。这种结构,当电机带动风叶轮旋转吸风时,抽动刷板下的带尘空气而被吸入贮灰盒。所以,在风道和集尘槽中的粉笔灰一面被风叶轮的吸力吸动,同时被从风道中流来的气流吹动,故提高了此黑板刷的自吸能力。当刷板上毛毡损坏时,松开固定螺丝,调换一块刷板即成。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机通过互成垂直的传动齿轮付与风叶轮相连接。电源采用二节干电池。
由上所见,其优点是:由于风道与外界相通,改变了已有黑板揩刷板下面的单负压状态,变为有利于吸灰的流通状态,显然提高了吸灰效率。由于刷板与刷体是分离式结构,则刷板可调换。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图。
图2为装有毛毡的刷板示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由图1见。带有电池盒的刷体1内部装有电机2,传动齿轮付3和风叶轮4;右端部是贮灰盒,由风道7连通风叶轮4和贮灰盒5。刷体1底面上用螺钉装有刷板8。刷板8上开有与风叶轮外径相适应的吸风口9,并且在刷板底面上沿长度方向中心线处开有集尘槽10。由图2见,刷板8开有集尘槽10的一表面上粘贴有多条条形以人字形排列的毛毡6,每两条毛毡间的间隙11成为吸风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炳鸿;徐英华;何乐梅;徐炳福;石云美,未经徐炳鸿;徐英华;何乐梅;徐炳福;石云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1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