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棒销联轴器式双速输送带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11324 | 申请日: | 198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1324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洪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起重运输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16D3/20 | 分类号: | F16D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机电工业管理局专利事务室 | 代理人: | 夏永兴 |
地址: |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轴器 式双速 输送带 传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形运输机的传动机构,是一种驱动电机和输送带或链接合元件之间的可变速的传动装置。
在井下使用的较长距离的胶带输送机,如大于1公里的,对检查维护输送带往往需要停机后沿线路来回检查,由于井下条件差,很不方便,开机检查,由于带速超过2米/秒,检查很容易造成疏忽,故检查时要求输送带低速运转。还有近年来井下使用的胶带机开始发展为两运胶带机,即工人上下班时就乘运输带上、下班,其余时间,运输带仍然用于运输物料。为了确保运人时的安全,胶带输送机必须低速运行,也要求胶带输送机能有两种运转速度。目前实现双速的胶带输送机大多采用直流调速或绕线电机的交流调速,由于在井下要采用防爆元件,因此造价比较昂贵,设备也较繁杂。维修、保养也很不便。除采用电气调速外,也有采用机械方式的,使用主付电机,主电机拖动输送机高速运行,付电机通过牙嵌式离合器拖动输送机低速运行。而牙嵌式离合器通过连杆机构由手动操作,这种方式比较陈旧,有时还会产生脱开现象,因此使用不太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既安全可靠、造价又低的装置来实现胶带输送机的双速输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安装两套电动机一双速用棒销联轴器来实现的。双速用棒销联轴器的结构是外壳仍为棒销联轴器,由两个棒销半体,通过 棒销与外壳组合在一起,可以传递扭矩,而其中一个棒销半体又与星轮半体,通过滚柱组成超越离合器,也就是利用棒销式联轴器和滚柱超越离合器的组合结构,星轮半体与棒销半体随旋转方向和相对速度的大小可以自动楔合与分离。如星轮半体为主动时,朝楔合方向旋转,便带动棒销半体一起旋转,使扭矩从主动端传递至从动端。如棒销半体为主动时,並且仍按原转动方向旋转,而星轮半体不动,则棒销半体运转正好与星轮半体分离,棒销半体自身单独转动。因此在传动滚筒的端部装上一个这样的棒销联轴器,分别与主电机与副电机相连。主电机高速驱动输送机传动滚筒运转,则副电机停机並与传动滚筒分离开;当副电机以低速驱动输送机传动滚筒运转时,而主电机停机並与传动滚筒分离开。由此实现胶带输送机的双速运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棒销联轴器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应用双速棒销联轴器的胶带机安装实例一;
图4 ″ ″ ″ ″ ″ 二。
图中1为星轮半体,2为轴承,3为滚柱,4为左棒销半体,5为棒销,6为右棒销半体,7为弹簧,8为外壳,9为付电机,10为液力联轴器,11为付减速机,12为双速棒销联轴器,13为轴承座,14为胶带机传动滚筒,15为主减速机,16为液力联轴器,17为主电机,18为制动器,19为小齿轮,20为大齿轮,21为棒销联轴器。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叙述如下:
如图1、2所示,该双速棒销联轴器主要由左棒销半体6、右棒销半体9、外壳11、棒销7、星轮半体2、滚柱5、弹簧11等组成。
由左棒销半体6、右棒销9、外壳11、棒销7实际上就构成为一个棒销联轴器,如果右棒半体转动就能通过棒销使左棒销半体转动;如左棒销半体转动同样就能传递给右棒销半体。
由星轮半体2、轴承4、滚柱5、左棒销半体6、弹簧10等事实上就构成为一个超越离合器,星轮半体与左棒销半体形成的楔住角为7°30′,如图2所示,星轮半体2的转速为n1,而左棒销半体6的转速为n2,为n1为顺时针转动时,如n2=0或n2反向,以及n2<n1亦为顺时针转动,则星轮半体2与左棒销半体6为分离状态,两者各自转动。若n1逆时针转动,如n2=0或n2与n1同向转动而n2<n1,则星轮半体2与左棒销半体6为楔住状态,n2=n1,随n1同向转动。其中轴承4,能对左棒销半体起支承和定位作用;弹簧10主要作用是使滚柱始终与左棒销半体内孔相接触,能在楔住状态传递扭矩时若干只滚柱受力均匀,楔住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起重运输机械厂,未经上海起重运输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1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