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髌骨记忆整复器无效
申请号: | 87211370 | 申请日: | 1987-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1370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才;张巽奇;刘植珊;高建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长海医院;上海市钢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17/60 | 分类号: | A61B17/60 |
代理公司: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振英 |
地址: |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髌骨 记忆 整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手术器械,特别是一种髌骨内固定器材。
髌骨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由于股四头肌的强大拉力,给其整复与固定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在膝关节功能恢复上尚存在着问题。因此,对于髌骨骨折内固定的器材与方法,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意见。
目前,治疗髌骨骨折常用的器材与方法有如下几种:
1. 钢丝内固定。采用医用不锈钢丝,将整复后的髌骨纵向或横向钻孔成隧道,而后穿入钢丝拧紧,完成髌骨骨折的对合与固定。这种方法较适用于单纯横断型髌骨骨折,但钢丝折断者时发生,导致二次手术。
2. 克什针加钢丝内固定。此法简称张力带,它是在骨折的髌骨整复后,纵行平行穿入两根克什针于髌骨骨体,裸露部在髌骨上、下极,并以此为固定力点,用钢丝拧紧。此法抗拉力大于钢丝法。但操作繁琐且须精确,否则髌关节面出现“台阶”,此系导致创伤性膝关节炎的机械因素;常有克什针滑动或刺出皮肤,从而导致屈膝障碍或化脓感染;不适用于下极粉碎性骨折,因为此法找不到固定的力点。
3.抓髌器。这是种内外结合的髌骨固定器材,它具有四爪、刺入皮肤、固定力点在髌骨的上、下极,皮外有可控的加压旋钮,很适合横断型髌骨骨折的治疗。但,由于是外在整复复位,很易产生髌关节面“台阶”;加压的力点为尖针状、压强大,所以不适用整复固定常见的髌下极粉碎性骨折;抓髌器于髌前皮外,生活多有不便。
4.加压骑缝钉。系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制成。仅适用于单纯髌骨横断型骨折。它须在骨折的远近端各钻三个骨孔,放入三枚加压骑缝钉,操作繁琐,适应证窄,抗拉力不及张力带。
5.部分髌骨切除和全髌切除。是指现有的内固定器材和方法都无法施实的情况下,才采取的办法。自然,膝关节生物力学遭到破坏,对日后的膝功能恢造成障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术简单、生物力学合理、内固定确切、自动内在向心聚合和纵向加压做功的,适应各类骨折和患膝功能恢复快的髌骨记忆整复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用医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制成适合髌骨解剖特点的,具有上、下极功能爪枝和腰部的单钩或双钩髌骨记忆整复器。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和实施方式。
图1是双钩髌骨记忆整复器的后视图。
图2是双钩髌骨记忆整复器的侧视图。
图3是单钩髌骨记忆整复器的后视图。
图4是单钩髌骨记忆整复器的侧视图。
图5和图6是髌骨上极俯视图。可见双钩或单钩扣钩7插入髌骨上极面而钻的骨孔14。
图7是粉碎性髌骨骨折被髌骨记忆整复器固定后,达到解剖复位的髌骨前视示意图。
图8是粉碎性髌骨骨折被本实用新型固定后,达到解剖复位的髌骨侧视图。图中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下极功能爪枝的钩弧,复位和钩拉住无关节面的髌下极嵴突部。
医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其含镍在50.8~51.8Wt%,余为钛。该合金组织相容性优于医用不锈钢。这种合金所被制的试样经热处理工艺定形后,在某一低温温度内(马氏体相)可得到理想的塑形形变,如复温加热到某一温度(奥氏体相)时,试样便恢复到定形时的形状,与此同时发生85公斤/平方毫米的回复力,并达到医用的强度、弹性和硬度。本实用新型正是利用了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和力学特性。
所谓单、双钩是指所述的髌骨记忆整复器固定于髌骨上极的功能爪枝而言。具有单个上极功能4的称为单钩髌骨记忆整复器,具有两个上极功能爪枝4的称为双钩髌骨记忆整复器。每个髌骨记忆整复器还具有三个钩住髌下极嵴突部的下极功能爪枝1。上、下极功能爪枝与爪枝的端部都呈前弯曲形的弧爪状,腰部2有弧状弯曲,其弯曲的矢半径小于髌骨的对应部位半径,上、下极功能爪枝和腰部用一体的镍钛形状记忆合金板加工而成。并将该合金的形状回复温度控制在摄氏28、3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长海医院;上海市钢铁研究所,未经上海市长海医院;上海市钢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1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