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农作物小区试验及大田套种点播器无效
申请号: | 87211412 | 申请日: | 198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1412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朝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科院试验农场 |
主分类号: | A01C7/04 | 分类号: | A01C7/04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孙永堂 |
地址: |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作物 小区 试验 大田 套种 点播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农用播种工具,特别是一种适于农业科学试验的农作物小区及一般大田间作套种的单人用点播器。
一般农业科学试验的农作物小区及一般大田间作套种仍采用人工开穴播种的方法。由于开穴、播种、撤毒饵、覆土等每道工序须由专人承担,不仅跑墒严重,难以保苗,而且用工多,工作效率低。由于操作环节多,再加上试验品种繁多,容易造成品种混杂。另外,为了掌握株距,播种前往往先拉上标绳或标杆,按标定的株距播种,播种量还要人为控制,给播种人员带来很大麻烦,株距和播种量也很难达到一致的要求。
与本实用新型最相近的“田间套种点播器”(中国专利申请案,专利申请号86204431),由种子箱、摇把、漏斗、转轴和管道组成。专用于田间套种玉米,播种时将其尖头插入土壤内,摇动摇把,使种子落入土中。由于在小麦行间摇动摇把,操作不甚方便,使播种效率受到限制。专利申请案“农户单人用微型手杖式播种机”(中国专利申请案,专利申请号85202574),由长管型种子箱、种子箱盖、播种机体、创沟器和盖土器组成,播种时要求手压把柄,通过拉杆作用于横杆,带动曲杆和垂杆,使播种机体、创沟器和盖土器工作,而播种装置、创沟器和盖土器的功能又各自由一套机构来实现,因而结构复杂。另外,由于手柄可滑动,下压播种时在土壤反力的作用下,部分力抵消,工作起来较费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播玉米、棉花(脱绒棉籽)、高粱、花生、豆类(大豆、豇豆、绿豆、菜豆。)和疏菜种子,清换种子迅速、干净,排种与施药同步完成,播种(毒饵)量、株距均匀一致,适于农业科学试验的小区及一般大田间作套种的单人用点播器。
农作物小区试验及大田套种点播器由点播器主体、打穴嘴、限深、拨叉装置、排种板、种子箱、毒饵箱和可调手柄组成。用两块相同尺寸的扁钢〔27〕对称焊接到两段内(内径15~30mm,最好18~20mm)外径一致的钢管外壁上,将两段钢管连接成一长管,上述钢管可以用普通钢管、电焊管或镀锌管。两段钢管的连接处留8~40mm间隙〔25〕,最好10~20mm,下段管子〔29〕上焊有排种槽〔26〕,槽底与下段管子的上口在同一平面上,弹簧套杆〔9〕焊在距下段管子最下端的140~180mm处,打穴嘴的右半部分〔34〕用1.2~2mm的铁皮加工成开口三角槽形,槽的两侧从最下端向上20~40mm,最好30mm处与槽底垂直截掉,以方便入土,槽的两侧与管子之间留一定间隙,间隙的大小以打穴嘴左半部分扣在其内能活动为宜,槽底焊在下段管子的最下端,打穴嘴左半部分〔6〕用1.2~2mm的铁皮加工成开口三角槽形,扣在右半部分内部,由销轴〔33〕穿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打穴嘴,踏板〔31〕焊在打穴嘴右半部分的上方,上述部件构成点播器的主体,限深板〔1〕、拨叉〔12〕、加强筋〔11〕和株距标尺套〔4〕焊为一体,构成限深、拨叉装置。标距标尺套内装有株距标尺〔2〕,株距标尺一端有划痕触头〔3〕,松开元宝螺栓〔5〕,抽动株距标尺可以调整所需株距。拨叉〔12〕上其上下各开有一个40~50×6.5mm的长孔,下方长孔的下端距限深板30mm,上方长孔的下端距限深板100mm,限深拨叉装置通过拨叉〔12〕下方的一个长孔用螺栓〔7〕和元宝螺母〔8〕固定在打穴嘴左半部分〔6〕上,上方的一个长孔穿在弹簧套杆〔9〕上,被限制在弹簧〔30〕与螺母〔10〕之间,松开元宝螺母〔8〕,便可沿长孔上、下调节限深板〔1〕的高度,从而得到所需的播种深度。滑轮〔13〕被限制在拨叉〔12〕叉口中间。在弹簧〔30〕的作用下,通过拨叉使打穴嘴两部分下端紧靠在一起,嘴口呈封闭状态。拨叉、株距标尺、限深板可用3~4×20~30mm扁钢加工,加强筋可用4~8mm圆钢加工,株距标尺套可用1~2mm铁板加工。排种板〔14〕,装在排种槽内,排种板上开有一个排种孔〔37〕和一个排颗粒毒饵孔〔38〕,一端装有滑轮〔13〕、夹板〔36〕和销轴〔35〕。排种孔〔37〕中心距滑轮〔13〕中心80~150mm,最好100mm,排颗粒毒饵孔〔38〕距滑轮〔13〕中心120~195mm,最好150mm。排种孔〔37〕可加工成3~20×3~20×3~10mm的方孔或直径3.5~23mm,孔深3~10mm的圆孔,排颗粒毒饵孔〔38〕可加工成3~8×3~8×3~10mm的方孔或直径3.5~9mm,孔深3~10mm的圆孔,播种时,根据不同的作物对穴粒数的要求,可以通过调换带有不同排种孔的排种板〔14〕来实现。调换排种板时,取下种子箱盖〔18〕和毒饵箱盖〔22〕,松开固定种子箱〔16〕和毒饵箱〔23〕的元宝螺母〔17〕和螺栓〔24〕,取下种子箱〔16〕和毒饵箱〔23〕,将排种板〔14〕向上扳动,使滑轮〔13〕脱离拨叉〔12〕叉口后抽出,换上所需的排种板即可。不工作时,排颗粒毒饵孔〔38〕的中心线与下段管子〔29〕的轴线重合,排种孔〔37〕则处于种子箱〔16〕底部,并始终充有种子,排种孔〔37〕与排颗粒毒饵孔〔38〕的位置可以互换加工,但种子箱〔16〕和毒饵箱〔23〕在上段管子〔19〕上的固定位置要与排种孔〔37〕和排颗粒毒饵孔〔38〕的位置相对应。排种板上的滑轮〔13〕被夹板〔36〕和销轴〔35〕限制在拨叉〔12〕叉口中间。种子箱〔16〕毒饵箱〔23〕的底部紧靠排种板〔14〕,并由元宝螺母〔17〕和螺栓〔24〕固定在上段管子〔19〕上。种子箱〔16〕靠上段管子〔19〕的一面,其内部下方装有毛刷〔15〕,毛刷被铆在箱壁上,其作用是将多余的种子刷去,并起阻种作用。种子箱、毒饵箱可用铁皮、木板、塑料制作。可调手柄〔21〕呈“┌”形或“丅”形,从上端管子〔19〕的上口插入,由元宝螺栓〔20〕固定,可根据需要调节长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科院试验农场,未经山东农科院试验农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1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FYK型液面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乳头式饮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