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钓鱼定向送线器无效
申请号: | 87211454 | 申请日: | 198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1454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光;孙焕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光;孙焕水 |
主分类号: | A01K91/02 | 分类号: | A01K91/02 |
代理公司: | 烟台市专利事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守江 |
地址: |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钓鱼 定向 送线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钓鱼工具,具体的讲是把带有鱼钩的线送入到湖、海深处的自动定向送线器。
目前人们在海边钓鱼时,利用一种木制的风帆筏子,把带有鱼钩的长线顺风送到海中去。当无风、顶风、侧风时,这种木筏就不能把钓鱼线放到深水中去,所以人们只能等顺风时才能钓鱼,而且这种风帆木制筏体积大,携带也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而研制的一种不考虑任何风向,而能将钓鱼线送到海中去的定向送线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船型壳体内装有电池和电机,壳体上的盖板上装有手动开关和导向器,壳体外面后方装有与电机相联的螺旋浆,壳体外面后下方装有脱钩器,盖板与壳体之间加密封垫用螺丝固定为一体。
壳体和盖板均可用塑料、有机玻璃、玻璃钢材料制成。
电机可用两个或叁个微型电机。用叁个电机时,呈下三角状按装,上方两个电机既作导向用又作动力用,下方电机作动力用。用两个电机时,一字形按装,起动力和导向的作用。电机轴与螺旋浆之间装有齿轮减速装置。
电池可用干电池或蓄电池。
触点式导向器由绝缘壳体、绝缘调整杆、两片金属弹片、两个开口螺丝、风向标、金属支撑杆、密封垫、固定螺帽等组成。风向标可做成箭形或旗形的。
导向器的另一种结构是由干簧管、绝缘板、螺杆、风向标、支撑杆、探针、永久磁铁、固定螺帽、密封垫组成。
脱钩器的壳体与船型壳体制成一体,它是由拉线轴、鱼钩线圆环(圆环上端有一开口)、两块弹性触点片、密封胶圈、弹簧、两弹簧卡片、弹簧座组成。
实践证明,由于本实用新型以电机作为动力,并装有导向装置,这样有效地克服了原来风帆木筏的缺点,不论海面上风向如何,还是无风,都能将鱼线自动定向的放到指定地点。在正常情况下,其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前进,可携带鱼钩200枚以上。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明显,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结构简单,很适合老年人、钓鱼爱好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触点式导向器结构示意图。
图3,干簧管式导向器结构示意图。
图4,脱钩器结构示意图。
图5,本使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1所示,船型壳体(1)内装有电池(3)和两个或叁个微型电机(4),壳体(1)上的盖板(2)上装有手动开关(5)和导向器(6),壳体(1)外面后方装有与电机(4)相联的螺旋浆(7),壳体(1)外面后下方装有脱钩器(8),盖板(2)和壳体(1)之间加密封垫(10)用螺栓(11)固定为一体。
图2所示,绝缘壳体(12)下方固定两个有凹坑的金属弹片(13),两金属片(13)和壳体(12)上各自的接线柱(14)相接,壳体(12)两侧孔装有两个开口螺丝(15),螺丝(15)头正好顶在金属弹片(13)的凹坑中。带有孔的绝缘调整杆(16)下端用螺钉固定在壳体(12)上,调整杆(16)穿过图1盖板(2)上的孔,并套有密封垫(17),用螺帽(18)将调整杆(16)和壳体(12)固定在图1的盖板(2)上。箭形风向标(20)和支撑杆(19)制成一体,支撑杆(19)装入调整杆(16)的孔中,并通过壳体(12)内两金属弹片(13)中间与之接触,支撑杆(19)下端的园锥头顶在壳体(12)底部的圆锥孔中,并和接线柱(21)相通。支撑杆(19)随箭形风向标(20)在调整杆孔中任意转动,支撑杆(19)下端有一10毫米长,1毫米深的缺口(支撑杆(19)直径3毫米),此缺口与风向标(20)的箭头对正,转动支撑杆(19)其缺口能对准两金属片的凹坑底部。
图3所示,导向器的另一种结构,在船型壳体里面有两个微型干簧管(22)并的装在绝缘板(23)上,绝缘板(23)固定在螺杆(24)上,螺杆(24)穿过图1盖板(2)的孔,盖板孔的上下装有密封垫(30),固定螺帽(29)将螺杆(24)固定在盖板上。支撑杆(26)上固定有旗形风向标(25),支撑杆(26)靠下位置固定有探(27),探针(27)下端装有一块永久磁铁(28),支撑杆(26)下端插入螺杆(24)上端的孔中,可自由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光;孙焕水,未经王玉光;孙焕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14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