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豆粒剥皮机无效
申请号: | 87211559 | 申请日: | 1987-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1559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宗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宗松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机械工业管理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崔玉升,舒春晖 |
地址: |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豆粒 剥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食品制造用豆粒剥皮(壳)机。
在公知技术中,人们为了剥去蚕豆、豌豆、花生果等豆粒的皮,是将浸泡过的豆粒用手工或简单器械进行作业,对花生果壳也需用此干法作业,实在是费时费力,且不卫生;尽管有了CN86206221专利介绍的履带式自动莲子剥壳机,也不适用剥去豆粒的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浸泡的豆粒能自动喂料、剥皮、皮仁分离的剥皮机;且结构简单、讲卫生、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两个对应的搓轮,由缓冲轴架支承,且可以调整或保持两搓轮的一定间距,变速装置同时拖动两个搓轮为不同的转速。
缓冲轴架由滑道、轴承座、拉杆、弹簧、档板、螺母所构成。变速装置是在电机轴上套装有蜗杆,与其啮合的蜗轮和一个小齿轮同装一轴上,与小齿轮啮合的大齿轮装在另一轴上,两轴均有输出端。
搓轮用软橡胶或其它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优点:
经浸泡的豆粒能自动喂料、剥皮、皮仁分离;还可以干法剥花生壳;生产效率高;确保加工产品的卫生;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或推广。
附图说明:
图1:豆粒去皮机示意图;
图2:图1的A-A剖面图;
图3:变速装置示意图。
参照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下列详细描述。
上大下小方锥形的薄板料斗1,盛容浸泡过的蚕豆或花生果,用邵氏硬度(HA)65-75度的工业橡胶或其它弹性材料(如尼龙、塑料)制的圆柱形快搓轮2和慢搓轮3,机架4上装两套缓冲轴架5支承搓轮两端,用链条6分别连接变速装置7,使快、慢搓轮相对旋转,其线速度差为0.14-0.6米/秒,此速度差对夹在搓轮间的豆粒产生摩擦力,将豆皮搓破。缓冲轴架由下部呈V形凸起且有侧丝孔的轴承座9,轴承座安装在带有与轴承座凸起相吻合的V形槽的滑道10上,在侧丝孔内装有两端有丝扣的拉杆11,拉杆的一端套有一根压式螺旋弹簧14,并通过有通孔的档板12,用螺母13紧固所构成。轴承座可以沿滑道自由移动,依靠拉杆和档板调整。保持两搓轮的适当间距,且通过弹簧进行瞬时缓冲。变速装置是在电机8的轴15上套装有蜗杆16,与其啮合的蜗轮17装在轴18上,同轴上还装有小齿轮19,另一轴20上装大齿轮21与小齿轮啮合,诸件装入壳体22内,在壳体外侧蜗杆上套有一个胶质档尘环23。装在壳体内部的轴18和20的一端伸出壳体外,在两轴端分别装有一个链轮27,这就形成两种不同的转速用链条拖动快、慢两个搓轮。搓破豆皮的豆仁和皮混合着同时下落,惯性力较大的豆仁落在跳板24上,沿收粒槽25溜出;惯性力较小的豆皮经跳板上端外掉落在收皮槽26内,也同样溜出集中,达到剥开皮后的豆仁和豆皮分离效果。
实验表明:如果快、慢搓轮均为φ120×260毫米,慢搓轮每分钟28转,将浸泡的蚕豆剥皮,每小时可处理250公斤,破碎率低于2%,且完全符合食品卫生标准。
本装置通过调整和保持两搓轮的适当间距,还可以干法剥去花生果的外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宗松,未经陈宗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15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