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柔道、摔跤对练模拟自动复位人体无效
申请号: | 87211648 | 申请日: | 198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164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东城实用技术研究所开发部;李子谦 |
主分类号: | A63B69/34 | 分类号: | A63B69/34 |
代理公司: | 机械工业部专利代理服务处 | 代理人: | 刘文伯 |
地址: |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道 摔跤 模拟 自动 复位 人体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柔道、摔跤用训练设备。
在以往的柔道、摔跤训练中,常采用运动员与运动员对练或运动员与布人对练。前者运动员不能达到比赛时的对抗力,对提高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效果很小,且对练运动员容易受伤;后者因布人摔倒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站立状态,需人工复位,妨碍了训练强度、密度的提高。为解决这些问题,中国专利(专利号 CN86203465U)公开了一种柔道、摔跤训练用机械人,如图1所示,它具有与人相似的外形,由头部(1)、胸架(2)、上臂(4)、髋部(5)、下肢(6)、胸架(2)与髋部(5)间的柔性连接件(7)、胸架(2)与髋部(5)间的受压弹簧(8)、连接下肢与髋部的缸体(9)、活塞(10)、置于缸体与活塞间的弹簧(11)、支座(12)、连接下肢与支座的万向球节(13)及置于下肢与支座间的弹簧(14)组成。这种机械人的髋部、膝部是固定的,不能模拟人髋关节、膝关节的转动,肩部自然下垂,不能定位,妨碍运动员训练。腰部弹簧设计不合理,短期出现疲劳造成机械人不能全复位,此外这种机械人不能监测运动员的训练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既具有人体外形,又能真实地模拟运动员在比赛时动作的柔道、摔跤对练自动复位人体。这种人体的髋部关节、膝关节完全能够模拟人关节的动作,手臂能够定位,并具有电子监测计数仪。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道、摔跤对练模拟自动复位人体的骨架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头部(1)、胸架(2)、臂(15)、钢丝(16)、髋部(5)、大腿(17)、小腿(18)、连接臂与胸架的心轴回转机构(19)、连接胸架与髋部的柔性连接件(7)、置于胸架与髋部间的受压弹簧(8)、连接大腿与髋部的万向球节(20)、连接大腿与小腿的万向球节(21)、连接小腿与支座(12)的万向球节(13)组成。在骨架外面有一层非金属材料制成的保护层,(为了看清骨架结构,在图2中保护层未画出。)使其趋于人体,然后用棕丝或其它材料加固,并用人造革或皮革紧包在外面,最后在外面套上由粗帆布做成的运动衣。
头部(1)用圆柱外加填充物制成。胸架(2)用冷轧钢板焊接成形,胸架两肩焊有加强板,用螺栓连接加强板和心轴回转机构。如图4和图5所示,心轴回转机构由转向轴(22)、转向轴床(23)、定位弹簧(24)、定位钢球(25)、螺钉(26)、(27)、螺母(28)和垫片(29)组成。手臂(15)用弹簧热合橡胶制成,在手臂中间装有一根与手臂中心线等长的钢丝(16),以确保手臂在外力作用下不发生塑性变形。连接件(30)一端与转向轴过盈配合,并用销钉(31)定位,另一端与手臂(15)过盈配合,如图3所示。
胸架与髋部用不能轴向伸长的柔性连接件(7)连接,在胸架与髋部之间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受压弹簧(8)。
连接髋部与大腿的髋关节和连接大腿与小腿的膝关节均采用万万向球节结构,如图6所示,(5)是腰横底板,髋关节底座(32)与腰横底板固定联接;万向连杆(33)、(34)分别与髋关节底座和膝关节底座(35)铰接,组成髋关节和膝关节。万向联杆(33)、(34)螺纹联接,组成大腿。在万向连杆(33)、(34)外面装有膝髋弹簧(36),(37)是膝关节压盖,(38)是定位螺钉。由于在万向球节外面套装有弹簧,髋关节、膝关节可以真实地模拟人体关节,并可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
小腿(18)采用活塞、缸体结构,如图2所示,(10)是活塞,(9)是缸体,(11)复位弹簧,(39)是缓冲弹簧。活塞与脚部万向球节(13)固定联接,复位弹簧(11)套装在活塞外面,在活塞上端与膝关节底座之间没有缓冲弹簧(39),在缓冲弹簧、活塞及复位弹簧外面装有缸体(9)。当运动员把复位人体摔倒时,大腿带动缸体(9)压缩复位弹簧(11)并向上运动,使小腿伸长,模拟了人的抬腿动作。外力去除后,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缸体向下运动,缓冲弹簧(39)减震缓冲,使人体恢复原状。
小腿与支座(12)用万向球节(13)联接,如图2所示,在小腿与支座之间设置受压弹簧(14)。训练时,小腿在一定力量的作用下克服弹簧力干连接处弯曲或绕支座转动,模拟了人的踝关节动作;当外力去除后,弹簧力使人体恢复直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东城实用技术研究所开发部;李子谦,未经北京市东城实用技术研究所开发部;李子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1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体双身船
- 下一篇:自控式彩色图像投射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