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三级弹射猎鱼枪无效
申请号: | 87211661 | 申请日: | 1987-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1661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28 |
发明(设计)人: | 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勇 |
主分类号: | F41B7/04 | 分类号: | F41B7/04;F41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级 弹射 猎鱼枪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捕鱼(也可用于狩猎)的工具,形似短枪,故名猎鱼枪。它采用射击的方法,使顶端锐利并带有倒钩刺、尾端系有尼龙绳的钢矢快速刺入捕猎物的体内,然后收拢绳索即可将猎物捕获。
目前,江河湖海沿岸和海岛上的渔民捕鱼,仍使用传统的、落后的鱼叉,投掷鱼叉捕鱼,不仅投掷距离短,速度慢,而且随机应变性差。这种猎鱼枪可取代鱼叉,提高捕鱼效率,增添捕鱼的乐趣。
虽然潜水型和其它类型的猎鱼枪早已问世,但因其制造工艺复杂,价格昂贵,又多为步枪形状,使用不甚方便,所以长期不能推广。本猎枪与其相比,具有制造工艺要求不高,枪身短(约一市尺)、重量轻(约二公斤)、携带和使用方便等许多优点。
现按照附图,将这种已研制成功并进行过多次有效实验的三级弹射猎鱼枪的构造和使用方法作以具体地介绍:
图1是猎鱼枪在非储能状态下(即不使用时)的侧面纵向剖面图。
图2是猎鱼枪在储能状态下(即一触即发时)的侧面纵向剖面图。
参看图1,一级短粗钢管(1)和前后枪柄(2)、(3)制为一体,管的后端有一段内径比前边小(较厚),形成突起部(4)。在这段管的外部对称两侧分别固定一个向后弯曲的小铁矛(5)(图中小铁矛用双点划线显示。只标出一个),在枪的后柄前上方置有枪机,枪机由板机(6)、顶簧(7)和顶杆(8)组成。顶杆(8)插在管(1)的钻孔内。管(1)内装有一级弹簧(9)(用等距离分布的带剖面线的较大圆圈表示),弹簧外径与管(1)前部内径相吻合,弹簧内径与管(1)较厚部分的内径相等。弹簧约有一半装进管(1)内,一半露出管外,当其全压缩时,可全部装进管内。一级弹簧套在外径与其相应的二级钢管(10)上,管(10)的两端分别固定一个向周围突起的金属环(11)和(12)〔环(12)和管(10)后盖制为一体〕,这两个环是为了防止弹簧(9)从管(10)上滑掉以及防止管(10)和弹簧(9)从管(1)中脱出而设。二级钢管(10)内装有粗细相当的二级弹簧(13)(用等距离分布的带剖面线的较小圆圈表示),弹簧(13)套在三级钢管(14)上,管(14)的前端固定有活塞(15),活塞前端固定有弹性钢夹(16),管的尾部固定有拉栓(17),管内装有三级弹簧(18)。
下面介绍猎鱼枪的各级储能操作方法:参看图2,将枪口顶在地面或船板上,左手握枪前柄,右手握枪后柄,倾全身之力向下压一级弹簧(9),钢管(1)内的突起部分(4)推动弹簧向下滑动,使管(1)的前端与金属环(11)接触,弹簧全部被压缩进入管内。这时枪机顶杆(8)的顶端沿管(10)的外壁滑动,恰好移到管(10)上的小孔(19)下边,在顶簧(7)的推动下钻进孔中,将弹簧(9)卡住,无法伸张。这就完成了猎鱼枪一级储能的操作。
接着,右手握枪后柄向下压,左手食指和中指勾住拉栓(17)用力向上提,二级弹簧(13)被压缩,当管(14)上的对称两个槽(20)、(20′)露出管(10)的后盖时,后盖上特制夹杆的上下两个横截面为长方形的金属杆(21)、(21′),在弹簧(22)、(22′)拉力作用下嵌入槽中,使弹簧(13)无法伸张。这就完成了猎鱼枪二级储能的操作。〔图2右下角所显示的,是管(10)后盖上特制夹杆装置的后视图,箭头所指四处,是小铁矛撞击的位置。〕
最后,将钢矢(23)插入枪口内,把钢矢尖端顶在固定物上,用力推枪,钢矢将三级弹簧压缩到管(14)内的后部,这时钢矢上的两个对称缺口(24)、(24′)被弹性钢夹(16)夹住,使弹簧(18)无法伸张。这就完成了猎鱼枪的三级储能操作。
射击时扣动枪机,顶杆(8)向下移动,从管(10)上的小孔(19)中拔出,弹簧(9)失去控制猛烈伸张,使管(10)向前飞速移动。当后环(12)快撞到管(1)后部时,小铁矛恰好赶到,将夹杆(21)、(21′)撞开(即使两夹杆间的距离扩大),脱离槽口(20)、(20′)引起二级弹簧快速伸张。当拉栓快撞到管(10)后盖上时,活塞前边的弹性钢夹(16)也在同时恰好撞到了固定在管(10)前端口内的、带有中心孔眼的、纵剖面为等腰梯形的铁楔(25)上,钢夹被撞张开,又引起三级弹簧迅速伸张,使钢矢象闪电般地从枪口射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勇,未经姚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1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穹形充气蚊帐
- 下一篇:催化裂化微调双动滑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