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折叠三轮车无效
申请号: | 87211756 | 申请日: | 198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175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德法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 三轮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力运输机械技术领域。
现有三轮车车身的宽度都不可改变,有的三轮车仅可改变长度,既在车架中部装有铰链,可将前轮折向后轮,以减少长度,但由于宽度没有减少,仍不便于存放。现有三轮车的前轮驱动增速机构为齿轮传动,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结构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使车身宽度变小便于存放的折叠式三轮车,当前轮驱动时,采用链传动增速机构,以提高传动效率、降低成本。
折叠三轮车有一个可减小车身宽度的折叠车架,该车架可以是图1、图9、图15所示的具有相关动作的四连杆组成的折叠机构,当打开时,呈图1、图2、图7、图10状态,在主梁(1)上铰接有四个下连杆(13),下连杆另一端与侧立杆(10)铰接,在主梁上焊有中立杆(5),中立杆与四个上拉杆(11)铰接,上拉杆另一端与侧立杆(10)铰接,这样在主梁上的两个中立杆(5)两边分别成为四个具有相关动作的四连杆机构,在与侧立杆相连的轮架上固定有车轮,当三轮车为斗式时见图1、图2、图3、图6、图7、图9、图10、图11,
前后两个侧连杆(10)与侧板(8)连成一整体,前后两个下连杆与两半对折的货板(7)连成一体,在中立杆(5)上铰接有两个可两半对折的挡板(6),并分别靠在上拉杆(11)上,使车体成为一货仓,当三轮车为平板式时,见图15、图17,前后两上连杆(11)与可两半对折的货板(7)连成一体,当采用后驱动时,见图3、图7、图8、图17,有一个一端连接在主梁(1)上,另一端与车轮相连接的传动轴(17)。当折叠斗式三轮车时,先将前后两半挡板(6)转到与主梁相平行位置上,见图2,再向上拉动上拉杆(11),车架折叠,使两在同一轴线上的车轮向中间靠拢呈图3、图6、图11状态,传动轴(17)也随之折叠,以减小宽度,当折叠平板式三轮车时,直接向上拉动上拉杆(11)既可折叠。
后驱动用的传动轴(17)一端的传动轴万向节叉与固定在主梁上的飞轮轴连成一体,成为传动轴万向节叉轴(16),另一端的万向节叉与一侧的轮轴连为一体,成为万向节叉轮轴(18),并在万向节叉轴(16)上和万向节叉轮轴(18)上装有飞轮,传动轴万向节叉轴(16)和万向节叉轮轴(18)均采用滚动轴承支承,传动轴中间带有花键伸缩套,可随车架打开或折叠的需要而调整长度。
当采用前轮驱动时,见图9、图12、图13、图14,有一个由穿过车轮中心,两端与曲柄连接且通过轴承(38)支撑在前叉上的驱动轴(36)、固定在前叉上的中间轴(37)、以及链轮(40)、(43)、(50)、飞轮(49)、链条(44)组成的前轮增速机构,链轮(40)铆接在曲柄(41)上,且齿数大于飞轮(49),在与飞轮(49)同轴固定的链轮(50)的齿数应大于或等于固定在前轮轴皮(35)上的链轮(43),以便增速,链轮(40)、(43)、(50)也可分别改用飞轮结构,中间轴支架(46)可以焊接在前叉上,连接中间轴处为一长形缺口,可通过调整中间轴在缺口的位置来拉紧链条,链轮(40)、飞轮(49)的齿数之和最好与链轮(43)、飞轮(50)齿数之和相等,以使两个链条的松紧程度近似,便于调整。
折叠车架也可以是图20、图21所示的由折叠式轮椅(56)、装在轮椅架上的套(55)、侧连杆(59)、中连杆(62)组成的折叠机构,侧连杆一端通过连杆在套(55)上与轮椅架体铰接,另一端与中连杆(62)铰接,当三轮车为后轮椅式时,中连杆中间与驱动车架(57)刚性连接,见图20,当三轮车为前轮椅式时,中连杆(62)中间与驱动车架(57)铰接,见图21,以控制转弯。在侧连杆(59)与轮椅结合处采用凸轮快速锁紧机构,既在侧连杆端部开有圆弧槽,通过转动带有槽的锁紧销(60)将其锁紧,拆开时,转动锁紧销(60),使锁紧销的槽口正对侧连杆,以使侧连杆可在孔中抽出,当侧连杆从孔中抽出后,驱动车架与轮椅分离,轮椅可单独使用。当三轮车呈打开状态时,用螺栓(58)将侧连杆与中连杆固定在一起,当折叠时,松开螺栓,在使轮椅折叠时,侧连杆随之折叠。
折叠车架也可以是由折叠式轮椅(56)、装在轮椅架上的套(55)、与驱动车架铰接的侧连杆(59)组成的折叠机构,见图21、图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德法,未经王德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1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竹子撕碎机
- 下一篇:汽车行驶安全防滑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