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带油藏式含油轴承无效
申请号: | 87212170 | 申请日: | 1987-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2170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4-06 |
发明(设计)人: | 苗健;宁继民;乔峰;胡占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煤矿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左燕生 |
地址: |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藏 含油 轴承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的一种含油轴承。
查到杭州粉末冶金研究所1981年5月出版的“粉末冶金科技”1981年第一期刊载的文章——“烧结金属含油轴承设计”,文中所述含油轴承结构(第28页--31页),其贮油--补油机构一般皆位于轴承外侧或端面,但补油槽只在局部较小面积,贮油也较少,因此对轴承的补油受到限制。另外,有的轴承在运转表面上开有不同形状的沟槽,这样,减少了轴承的运转接触面积,加大了磨损;润滑油也易顺轴流溢,增加油耗和油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之处,而研制一种带油藏式含油轴承,可达到对含油轴承充分自补油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完成:将通用的粉末冶金含油轴承基体1的非运转的外圆表面上加工一条螺旋槽,当该轴承装入轴承座时,其过盈配合可形成一条封闭的螺旋槽。其中一处与轴承座上的注油孔相通,注油后,即形成一条螺旋油藏,平时,注油孔是封住的。
该轴承外表面螺旋槽2的两头,不通到轴承两端面,尚有一小段距离,约4——5毫米,可避免油顺轴流溢。
附图 为带油藏式含油轴承的形状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为带油藏式含油轴承,是通用的粉末冶金含油轴承加工而成的。图中含油轴承基体1,一般含油率不大于30%,为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加补油机构十分必要。图中螺旋槽2,是在含油轴承非运转的外圆表面上机加工而成的,槽宽3毫米,槽深1毫米,槽的两头距轴承两端面4毫米,当该轴承装入轴承座时,螺旋槽与轴承座孔过盈配合,即形成一封闭的螺旋油藏。位于轴承座上部的加油孔与螺旋槽连通,注润滑油后,封住。定期打开封堵,补偿油耗,直到轴承孔磨损超差为止。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带油藏式含油轴承由于具有一条螺旋油藏,所以能够在轴承的广大面积上有效地自补润滑油。
2、该轴承螺旋槽的两头不通到轴承的两端面,因此可与轴承座形成封闭的螺旋油藏,优点是不致于顺轴溢油,较油槽在运转面的轴承省油又减少油污。
3、上述补油机构,润滑油系通过轴承基体,以滤清状态供给滑动表面,提高了润滑油的清洁度,有利于轴承的使用。
4、该轴承的油槽分布面积广,对轴承散热有利。
总之,带油藏式含油轴承,有较完善的贮油——补油结构,自补油效果好,可长期保持良好的运转状态,所以,使用寿命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煤矿机械厂,未经石家庄煤矿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2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