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内腔倍频YAG激光器的倍频器无效
申请号: | 87212184 | 申请日: | 1987-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2184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姚建铨;李昱;张大鹏;纪国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S3/109 | 分类号: | H01S3/109 |
代理公司: | 天津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锐 |
地址: |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倍频 yag 激光器 倍频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激光器件技术领域。
使用磷酸氧钛钾晶体(KTiOPO4,简称KTP)作为内腔倍频元件,其绿光输出水平近年提高很快,本发明人在1985年4月1日提出的一项中国专利申请(CN85101595)已有详细论述。1984年,美国加州爱克希玛公司(XMR Inc.)达到当时的最高水平,绿光(0.532μm)输出20瓦(a)。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常规倍频器结构,使其中的KTP倍频晶体处于最佳方位角和最佳长度运用,并对KTP晶体进行水冷却,从而大幅度提高绿光输出。
图1是一个KTP晶体水冷却装置,(1)是KTP晶体,(2)和(3)是带有中空水道的金属块,(4)是冷却水进出口,(5)是薄层硅橡胶。金属块与晶体除两个通光表面外的四个侧面严密相贴,金属块接通冷却水。为避免装夹时划伤晶体,在金属块与晶体之间放入一层硅橡胶衬垫,它既柔软,又有较好的导热能力。
KTP晶体按第二类相位匹配的最佳相位匹配角切割加工,θ=90°,φ=21.3°,θ是波矢方向与Z轴的夹角,φ是波矢方向在XOY平面上投影后与X轴的夹角。
二个通光表面镀以对1.064μm和0.532μm的增透膜,由于温度不同对晶体的折射率不同,所以最佳匹配方向随温度而变。为了在不同泵浦功率下能保持基本恒定的匹配方向,采用了KTP晶体通水冷却的方案。
根据实验结果,由于热致双折射等原因,一般YAG激光器的输出特性具有一定程度的偏振分布,本发明人在双灯泵浦下测得偏振度为30%。由双轴晶体的倍频理论求得,产生二次谐波的转换效率A与基波场的两个偏振分量的初始振幅比r,晶体长度1及基波场振幅E0有关:
A(E0,1,r)=
上式Sn为雅可夫椭圆函数,E2为二次谐波光场振幅。
对于某一恒定的r值,随1的增长,A随之增加,最终达到一个饱和值,称之为饱和转换效率AS,不过对于较大的E0值,达到AS较早。
由椭圆函数的性质可得:
从而得出曲线如图2。
在一定基波强度时,AS强烈依赖于r,只有当r=0.976时,AS可达极大值。基波偏振度越高,晶体方位角对倍频效率的影响就越大,方位角的调整就越重要。当r=0.976时,晶体的取向称为最佳方位角,此时基波的两个偏振分量分别为:
(E0)/(1+r2) =0.512E20及 (r2E20)/(1+r2) =0.488E20
如果YAG激光偏振度不为零,必然存在一个最佳的晶体方位,在此方位角时,YAG激光基波在晶体中e1和e2两个方向上分量之比为0.976,这时可获得最大倍频输出。
在实际运用中,先测出YAG激光(1.064μm)在额定泵浦水平下输出的偏振分布,然后在做内腔倍频实验时,沿光轴旋转KTP晶体,使倍频输出最大,此时即找到最佳方位角。所以,倍频装置应该安放在一个360°回转装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2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客货两用车活动车箱棚装置
- 下一篇:合金堆焊齿带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