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以钢球作传动介质的传动部件无效
申请号: | 87212257 | 申请日: | 1987-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2257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国栋 |
主分类号: | F16C19/02 | 分类号: | F16C19/02;F16D3/33 |
代理公司: | 宁夏发明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郭立宁 |
地址: |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球作 传动 介质 部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领域,属于通用机械传动装置中的一个部件。
现有的传动装置如科学出版社78年出版的《摆线针轮行星传动》一书中介绍的摆线针轮行星减速器具有传动比范围大,运转平稳无噪音等优点。但它的转臂轴承是一个薄弱环节,由于其转速高于高速轴转速,从而使高速轴的转速和功率受到限制。该减速器的柱销与柱销套、针齿销与针齿销套间产生滑动摩擦,易烧蚀运动体表面,摆线轮易开裂,加之实际工作的针齿最多有三个,远远达不到50%的齿参与工作的设计要求,因而影响减速器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制做一种新的传动部件,它能和其它件相配合实现传递转距和变速的功能。它可以代替摆线行星针轮减速器中的核心部件一摆线轮和针轮,并克服了原有减速器的弱点,延长减速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以钢球作传动介质的传动部件,由外套、保持架、钢球、内套等组成,内套的外表面和外套的内表面上各有一球面摆线滚道,该球面摆线滚道是根据摆线针轮的啮合原理,按特定的摆线曲线轨迹设计的,滚道所在外套及内套摆线齿高由工作偏心距来决定,内外套摆线滚道是通过介质钢球相啮合。内套的外端面上有球面盲孔,盲孔的个数是根据传递功率的大小设计的。本实用新型的变速通过内、外摆线滚道上的齿差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1、使用可靠,寿命长。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传动介质为钢球,它浮动于啮合体中,根据各自载荷的大小有其相应的位置,自动均载,避免了单齿超载的情况发生,且传动平稳噪音低,从而提高了寿命。
2、功能多,速比大,功率高。本实用新型内套通过钢球可与另一相对件组成定比联轴器,可以实现传递转矩的功用。变速通过内、外滚道上的齿差实现,其单级变速比的范围大于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传动化,其变速比在11~98之间,传递功率在90%以上。
3、应用范围大。本实用新型可用于轻工、化工、冶金等即需要变速又要求传递转矩的机械传动装置中。
4、损耗小。本实用新型钢球球面与滚道之间在油膜的隔离下承受载荷,其运动近于纯滚动,易形成油膜,从而减少了运动副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传动减速器的结构图。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外套(1)、保持架(2)钢球(3)、内套(4)组成。内套(4)的外表面和外套(1)的内表面各有一球面摆线滚道(6)、(7),滚道所在外套(1)及内套(4)的摆线齿高由工作偏心距来决定,内套(4)和外套(1)的内外摆线滚道(6)、(7)通过介质钢球(3)相啮合。内套(4)的端面盲孔(8),盲孔(8)的深度小于钢球(5)的半径,内套(4)通过盲孔(8)和钢球(5)可与另一相对件组成定比联轴器。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减速器中的一个实施例。减速器中的针线和摆线轮由本实用新型所代替,减速器主要零部件包括:机体(9)内套(4),外套(1),钢球(5),转臂轴承(11),偏心套(12)、输入轴(13),输出轴(14)。输入轴(13)与偏心套(12)为静配合,采用键连接方式,构成转臂。内套(14)通过钢球与外套(1)组成一个运动副。当输入轴(13)旋转时,内套(4)不仅自转,同时还绕输入轴(13)沿偏心套(12)外表面的运动轨迹转动。两相对的内套(4),(4`)通过钢球(5)可组成定比连轴器,传递转矩,并通过输出轴(14)输出转矩,传动中的变速为两齿差变速。
本实用新型作为减速器的一个专用部件由专门厂家生产时,可减化减速器的生产,并造价低廉,且易保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国栋,未经吴国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2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筒式红外热风炉
- 下一篇:计量、截止式可燃气报警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