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增浓盘磨机无效
申请号: | 87212264 | 申请日: | 1987-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2264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江仲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轻工业部杭州轻工机械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21D1/30 | 分类号: | D21D1/30 |
代理公司: | 中国轻工业机械专利代理处 | 代理人: | 王凯音 |
地址: |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浓盘磨机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造纸打浆用的盘磨机,特别适用于厚壁纤维如马尾松、落叶松、以及短纤维的阔叶木、草类纤维的打浆。
传统使用的盘磨机因受到浆料输送设备和盘磨机本身结构的限制,一般只能在低浓度下打浆,使纤维损伤较大,纸张性能指标下降。因此,在盘磨机前需加用一台脱水设备和螺旋推进设备,使进盘磨机的纸浆浓度增加。但是这样的结果不仅增加了设备的投资,而且耗电量增多。美国专利4396161的盘磨机对此作了改进,它在盘磨机入口端安装了滤鼓和导向鼓。进机的低浓度纸浆被导向鼓引到滤鼓内过滤,滤出的带粗大纤维的中浓度纸浆直接进入磨盘,经滤孔滤出的带细小纤维的稀浆液不经盘磨打浆而直接进壳体,並在壳体内与从磨盘打浆出来的浆料混合后输出机外。这样,使低浓度下输入的纸浆,能在中浓度下打浆,最后仍在低浓度下输出。它既不用增加浆料的输送设备,又提高了打浆的质量,但是这种盘磨机结构庞大,而且因导向鼓和滤鼓固定不动,纸浆的流动与过滤过程仅靠纸浆本身所带有的压头来完成,整个过程不易形成湍流状,因此滤孔容易堵塞,稀浆液不能分离开,使打浆的实际过程仍在低浓度下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1)使滤鼓的过滤效果好,以保证进磨盘打浆的是带粗大纤维的中浓度纸浆,而不需打浆的带细小纤维的稀浆液不进磨盘,从而提高了打浆质量,並且耗电少;(2)结构简单、紧凑,价格低廉。
增浓盘磨机带有下列的结构组成:
1.一个同主轴连接在一起的转子,转子上带有若干个叶片;
2.在转子中心的内孔中,安装了一个与转子同轴线的滤鼓,滤鼓上带有足够过滤面积的滤孔,滤鼓的一个端面同转子端面紧固一起,使滤鼓随同转子一起作同轴回转;
3.在转子和滤鼓的另一个端面处安装了一副动、定磨盘,其中动磨盘与滤鼓端面紧固一起,随滤鼓一起作同轴回转,而定磨盘与壳体连接一起,静止不动;
4.一个能把转子、滤鼓和磨盘包容成一体的封闭式壳体,在壳体的一个端面上,开有主轴的穿入孔,孔口有动密封装置,在壳体另一端面上,有纸浆进入管,在壳体侧面上,有纸浆出口管;
5.纸浆进入管的中心线与动磨盘、滤鼓的回转轴线重合,並且该管穿过定磨盘和动磨盘,伸进滤鼓内部,它的外壁同动磨盘内孔壁、滤鼓内壁之间,有供增浓了的纸浆流入磨盘的环形间隙;
6.在伸进滤鼓内部的这段管外壁上,带有若干个凸出块;
低浓度纸浆从进入管呈轴向流入滤鼓,随滤鼓作圆周方向的环流运动。作环流运动的纸浆,受到管外壁凸出块的撞击,形成了空间三度方向的压力脉冲,使带有细小纤维的稀浆液顺利通过滤孔流入壳体,被增浓了的带有粗大纤维的纸浆,则沿滤鼓内壁、动磨盘内孔壁进入动磨盘和定磨盘间,经磨盘打浆后流入壳体,与壳体内的稀浆液混合成原来的低浓度纸浆后,从出口管输出机外。
增浓盘磨机的优点是:1.由于纸浆作高速环流运动产生了离心力,使过滤过程具有较大的动力,並且纸浆中存在着空间三度方向的压力脉动,使滤孔在过滤过程中畅通无阻,保证了不需打浆的带细小纤维的稀浆液不进磨盘,而进磨盘打浆的是增浓了的带粗大纤维的中浓度纸浆,从而提高了打浆的质量;2.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带有增浓装置,因此整个打浆系统的设备台数减少,设备投资少;3.由于打浆设备台数少,並且只是部分中浓度纸浆进磨盘打浆,因此打浆所耗的电量少;4.滤鼓置于转子内部,使结构紧凑。
下面结合实施例,並对照附图对增浓盘磨机的结构作详细的叙述。附图内容如下:
图1是增浓盘磨机的纵剖正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图。
从图1和图2上可以看出增浓盘磨机由下列部分组成:
1.一个带有四个后弯叶片10的转子4,安装在一根有动力输入的主轴1上,主轴及转子可轴向移动,以调节磨盘间隙;
2.在转子4的内孔中安装了一个与转子同轴线的锥形滤鼓3,滤鼓3上带有交叉排列的具有足够过滤面积的滤孔3′,滤鼓3通过转子的端面D同转子4紧固一起,随转子4作同轴转动;
3.动磨盘5通过滤鼓的端面B,同滤鼓3紧固一起,随滤鼓3作同轴回转,並且锥形滤鼓的大头朝向磨盘,动磨盘的内孔壁C是滤鼓内孔壁的延伸,使滤鼓内的粗纤维纸浆能顺利流入磨盘;
4.一个与动磨盘相配合完成打浆过程的定磨盘6安装在静止不动的壳体上;
5.一个带有主轴1的穿入孔、纸浆进入管7、纸浆出口管9的回转形封闭式壳体8;在主轴穿入孔上安装了动密封装置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轻工业部杭州轻工机械设计研究所,未经轻工业部杭州轻工机械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2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