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新型多节瓦无效
申请号: | 87212348 | 申请日: | 1987-10-04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234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24 |
发明(设计)人: | 史世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县经济技术开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4D1/30 | 分类号: | E04D1/30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多节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适用于建筑房屋的瓦片——新型多节瓦。
现有的小青瓦(亦称蝴蝶瓦)一般以粘土经手工制成泥坯烧结而成。在使用上一般习惯以藏七露三法并按型将其自然排列于屋面上,单瓦的实际使用面积为30%,其70%用于防脱节漏水。色调单一,重量较大,单片薄而形状规则不准,材质又脆,在生产、运输、使用中损耗也大,无专用连接结构,易脱节漏雨。防雨效果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美观、轻便、强度大、防水性能好,单瓦的实际使用面积可达90%以上的瓦片--新型多节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用钢模,以百吨以上压机强压成型,保证线条挺括,并且节间距匀称、表面光洁、光泽质朴,粘土制的多节瓦泥坯成型对以螺旋杆于筒体内将粘土白片状出口处强行挤出,尔后经型模由低吨位压力机压制成型。多节瓦的结构是这样的,分盖瓦、底瓦,呈弧形,在盖、底瓦的正面制呈节状,一般是4-7节,每节间距为3-6cm,以底平线为基准线,则节与底平线呈85度左右的斜度,节的突出高度是1cm左右,坡度约5度左右,盖瓦各节的长度等于盖瓦本身的宽度,底瓦各节的长度约底瓦宽度的85%左右;盖瓦前沿反面的凹槽与盖瓦后沿正面的凸径其长度、宽度、深(高)度对应相同,盖瓦后沿正面的凹槽与盖瓦前沿反面的沿径其长度、宽度、深(高)度对应相同,上述的长度为盖瓦本身的百分之八十五左右,宽度为0.5-1cm,深(高)度为0.3-0.8cm;底瓦前沿反面的沿径与底瓦后沿正面的凹槽,底瓦后沿正面的凸径与底瓦前沿反面的凹槽其高(深)度、宽度、长度对应相同,具体尺寸同盖瓦。使用时前一张盖、底瓦与后一张盖、底瓦凹凸连接嵌合锁住,在底瓦的反面有一平底面,其宽度是底瓦本身宽度的30%左右,主要起稳固作用,使盖、底瓦的受力集中。这样结构的多节瓦,其强度由于每节突起部分除有装饰性、线条性美外,同时起到了分段加厚提高抗拆压强度的作用;重量以每平方米屋面瓦片重量计算,本实用新型41.6公斤,而小青瓦达120公斤;小青瓦单瓦实际使用面积是30%,而本实用新型仅95%以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凹凸槽扣,瓦片之间相互嵌合,这样稳固,防漏雨性能好;由于本实用新型实用面积大,对整个建房成本要低得多。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盖瓦的仰、主视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盖瓦间的连接图及盖瓦左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瓦的俯、主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瓦之间连接图(左视)以及底瓦的左视图。
附图1中上图是盖瓦的仰视图、下图是盖瓦的主视图,1是盖瓦的前沿反面的沿径、2是盖瓦前沿反面的凹槽,3是盖瓦的节、4是盖瓦后沿正面的凹槽、5是盖瓦后沿正面的凸径、6是盖瓦的后沿沿径。
附图2中上图是盖瓦间的连接图(左视),下图是盖瓦的左视图,1-6同上,7是盖瓦节的坡度,8是盖瓦节的突出高度。
附图3中的上图是底瓦的俯视图、下图是底瓦的主视图,9是底瓦前沿反面的沿径、10是底瓦前沿反面的凹槽、11是底瓦的节、12是底瓦后沿正面凸径、13是底瓦后沿沿径。
附图4中的上图是底瓦间的连接图(左视)、下图是底瓦的左视图,9、10、12、13同附图3中的说明,14是底瓦节的坡度、15是底瓦节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县经济技术开发研究所,未经吴县经济技术开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门窗插销
- 下一篇:高强度钢轨绝缘垫片和铁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