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多功能用电自动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87212463 | 申请日: | 198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2463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魏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全林 |
主分类号: | H02H3/10 | 分类号: | H02H3/10;H02H3/06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奚腾元 |
地址: |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用电 自动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用电自动保护器,特别适用于电气设备、家用电器、漏电、过流、过压、短路、人畜触电自动切断电源安全保护,並解决了家用电器接地端接地问题。
家庭用电保护器多为单功能,多功能用电自动保护器还未见,单功能的保护器已满足不了现用电器的保护需要,它虽然只有单功能但体积普遍较大,成本较高,线路也较复杂,一般不易制成全自动型的。
现常用的过流保护器,它是主回路电流通过绕在双金属片上的发热元件产生热量,使双金属片变形来控制,但这种过流保护器体积大造价高、灵敏度低,而要外加继电器,才能完成控制。此外还有一种过流保护器。它为迅速切断型也是采用双金属片是由U型非金属弹簧在双金属片受热弯曲时引起压缩,而使其跳跃式动作。但这种保护器不能自动复位,也不易频繁动作。
现市售的触电保护器或保安器都是采用了另序电压互感器,感应触电信号,再经过电子元件或集成电路放大处理带动继电器或脱扣器工作。此种类型保护器触电信号放大部分元器件较多,就是采用集成电路外围元件也比较多。这种类型的触电保护器或保安器都为被动型即要有触电电流才能动作,我们知道人体流过0.5mA电流时就有麻电感觉,30mA时人已出现痉挛现象,这时高空作业,有心脏病、儿童、老人就是时间很短也是危险的,此种保护器在用电器外壳带有220伏电时如没有对地电流保护器不会动作,这样在使用中会使用户产生恐惧感。
另外现家庭用电器都用三眼插头,为了防止用电器外壳漏电,其中接地端要求良好接地,但如何接地,还没有一种合理方便有效的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用电自动保护器,当用电设备,家用电器过载、过流、过压、短路、漏电、或人畜触电时能自动切断电源,停止供电。待正常后能自动复位恢复供电,並能解决用电器外壳接地困难和三眼插头接地端接地问题。该用电自动保护器功能多,体积小、成本低、动作灵敏可靠,並有自动延时复位功能。
本实用新型具有外壳、底座、固定螺丝孔、火线进线端、火线输出端、零线进线端、零线输出端、快速熔断器、指示灯、试验按钮、继电器、直接与交流电网连接、负载是用电器、多功能用电自动保护器主要控制电路由下述几部分组成:(1)电源部分是经电容(C1、C2)降压后经二极管(D2)、加在可控硅阳极。D1为分流二极管。(2)过流保护电路中发热元件(L)靠在与可控硅(T2)阳极和阴极反向连接的二极管(D4)的管脚上,在过流时给可控硅(T2)提供触发电流。(3)触电保护电路是可控硅(T1)的触发极G通过零序电压互感器(H)的二次线圈与电容(C7)正极相连接。在可控硅(T1)的触发极和阳极间连接一只有极性电容(C5)和二只反向並接的二极管(D9、D10)。(4)漏电保护电路是与用电器外壳连接的E点。连接有电阻(R7)再通过二极管(D7)与F点相接。过F点与C7到另线。另外F点通过电阻(R2)到可控硅(T2)触发极。(5)过压保护电路由可控硅(T2)阳极连接电阻(R8)到接点M,通过分压电阻(R9)到另线,M点再经过稳压二极管(DW1)、二极管(D8)到F点,通过电阻(R2)到可控硅(T2)触发极。(6)延时自起动电路由三极管(BG2)的集电极与F点连接,发射极与另线连接、基极通过电阻(R5、R4)二极管(D5)与火线连接,三极管(BG1)的集电极与电阻(R5、R4)的连线相接,发射极与另线连接,基极通过电阻(R3)与可控硅阳极连接。为了防止可控硅(T1)误触发在可控硅(T1、T2)的阴极间串接一只电阻(R1)。在可控硅(T2)阴极通过电阻(R6)到另线,可控硅(T2)阴极再通过一只二极管(D6)到F点,通过电容到另线,F点再通过电阻(R2)到可控硅(T2)触发极组成可控硅自保回路。可控硅(T1、T2)选用触发电流小的CR型可控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全林,未经魏全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2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