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拨珠式输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12687 | 申请日: | 198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2687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史延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史延令 |
主分类号: | G06F3/02 | 分类号: | G06F3/02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曹威平 |
地址: | 山东省青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拨珠式 输入 装置 | ||
本拨珠式输入装置属于电子计算领域,特别是用于电子计算器或者电子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输入装置。
现有的计算机(包括计算器和计算机),大都是按键式的信号输入装置。在做数字计算和处理时要每一个数按一次相应的按键才能输入,并且,一般计算器的按键安排比较分散,影响了计算速度。特别是大量的加减法。全部的计算时间几乎都花在了数字的输入上了。这样为财会,统计工作带来了许多的麻烦。而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算盘对于加减法运算比较快,但是乘法除法比较复杂,不易掌握。为解决上述的不足,有人曾将计算器与算盘拼装在一起,作加减法运算时用算盘,作乘除法运算时用计算器。但是没有解决二者之间的根本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85101486A中提出了一种电子算盘。采用多档算珠(11档-18档),其体积比相同档的算盘要大,整机线路较复杂而且计算速度主要取决于输入信号的速度,因而也较慢。
本拨珠式输入装置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比按键式输入装置方便迅速的仅有一根轴的拨珠式输入装置。
本拨珠式输入装置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在同一轴线上的两段直轴上装有6个拨珠。上轴上有一个拨珠,下轴上有5个拨珠,上轴的一个拨珠表示数字5,下轴上的5个拨珠从上至下分别表示数字1,2,3,4,5。上下两轴之间(上下两组拨珠之间)有一块装有功能键的横梁面板,将上下两轴下的两组拨珠隔开,上下两轴的6个拨珠同时拨动定义为数字0,各珠拨动后在轴内的弹簧力作力下自动复位。拨动任意一个拨珠即可将该珠所表示的数字通过传感器,寄存器,译码器由输入开关电路送入至计算单元内。寄存器的信号一经使用,控制器即发一个清零脉冲为寄存器清零,以备下一个数的寄存。拨珠与传感器构成本输入装置的拨珠式输入机构。整个的计算过程,只要将数字输入,按动相应的功能键(加、减、乘、除,小数点,百分号,等号等键)即可运算。
本拨珠式输入装置把算盘的拨珠输入方式和计算器的快速运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输入方式简单(只有一档拨珠,因而结构大大简化),并符合我国传统的算盘输入方式。6个拨珠安排在两个同轴线的直轴上,且仅有一排档。拨动一次拨珠,输入一个数字,以此类推几位数字拨动几次。相对于计算器的按键来讲输入集中。与算盘相比节省了档数(算盘一般要8-13排档)。
本输入装置中的控制器设计为拨珠复位后产生触发信号,防止了上下珠在同时拨动时的动作不一致性造成的误输入。由拨珠式输入机构输入的数字信号进入寄存器,译码器,当寄存器中的信号经译码器读出后通过输出开关电路进入计算单元,此时由控制器发出信号,将寄存器中原存的信号清零。准备下一个数的输入寄存,而完成整个的工作状态循环。
下面对实施例的附图作一简要说明:
图1是电气原理图。
图2是拨珠及功能键的正面布置图。
图3是图2沿K-K线的剖视图。
图4是图2沿G-G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图2沿H-H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总的控制逻辑方框图。
图7是控制时间和波形图。
表1是译码器的译码编码规律关系表。
表2是所用元件说明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输入装置加以详细的讨论和描述。
拨珠和功能键的布置和排列示于图2和图3中,在图6中,共包括5部分:信号输入部分(2),控制部分(1),寄存部分(3),译码部分(4),输出开关部分(5)。信号输入部分即是拨珠式输入机构,控制部分即是控制器,寄存部分即是寄存器,译码部分即是译码器,输出开关部分即是输出开关电路。
拨珠式输入机构包括:上拨珠(6),下拨珠(9),(10),(11),(12),(13)和一组传感器(29),(23),(36),(39),(42),(45)。
拨珠的形状为削边园形,中心有一园孔,拨珠的材料为木质,塑料或胶木。拨珠的厚度依据总体的大小合理设计。被削去的园弧部分约等于整个园周长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另外,被削边的两侧面还有一小直边,这两个小直边与壳体(14)下制出的导轨(151)和(152)滑动配合,防止拨珠周向转动。亦即起一个周向定位的作用,具体结构由图5给出。拨珠中心的园孔与上轴(7)和下轴(8)相适应,该园孔能套入上下轴,而使拨珠在上下轴上滑动。上下轴一般为中空的,非磁性材料如铜、铝、塑料等制成。轴内装有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史延令,未经史延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2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