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逆燃式垃圾焚烧炉无效
申请号: | 87212973 | 申请日: | 1987-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2973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13 |
发明(设计)人: | 白魁;李象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 |
主分类号: | F23G5/24 | 分类号: | F23G5/24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友文 |
地址: | 北京市学***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燃式 垃圾 焚烧 | ||
逆燃式垃圾焚烧炉属于垃圾处理装置,用于处理垃圾、特别是含菌、含湿量大的医院垃圾或某些易产生黑烟、恶臭的工业有机废弃物。
目前国内外已公开的垃圾焚烧炉只有一个或两个燃烧室,单层炉篦结构。两个燃烧室的梵烧炉,其燃烧室有竖向组合的(CN85203905U公开的再燃式小型多用焚烧炉),有并排的(特公昭61-25964、实公昭57-11130、特开昭50-86872、特开昭52-33382、实公昭57-11129)。其中有的只能烧树皮、木屑之类的垃圾。上述再燃式小型多用焚烧炉可处理医院垃圾,但在处理过程中,必须用人工或机械翻搅垃圾,增加劳动强度或使燃烧设备复杂化,由于翻动垃圾使其表面积增加,易燃物被迅速燃烧,而难燃物质被残留下来,在此状态下垃圾发热值急剧下降,燃灰粘附在未燃垃圾表面,更难燃烧,不得不增加辅助燃料延长燃烧时间。
特公昭61-25964等公开的焚烧炉采用单层宽间距炉篦,垃圾燃烧区靠近炉篦。垃圾在燃烧过程中自然向下移动,可以不翻搅垃圾,投放不影响其燃烧。但是,呈融熔状态的垃圾(如燃烧废橡胶、废塑料)或细小的垃圾免不了从炉篦间隙中落到灰烬里,使灰烬中未燃成份增加,影响处理效果。尤其是用于处理病毒性垃圾时,易于造成二次污染。此外,该焚烧炉主要是用于处理发热值较高的垃圾,当用于处理发热值较低、要补充辅助燃料才能燃烧的垃圾时,因燃烧不完全而产生黑烟及恶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逆燃式垃圾焚烧炉,它能够提高垃圾处理效果,减少灰烬中的可燃成份,杜绝二次污染,即可处理一般垃圾,也可处理含湿量大或易于产生黑烟及恶臭的垃圾,包括生活垃圾、医院垃圾。另一个目的是处理过程中不用翻搅垃圾。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焚烧炉,包括炉体,辅助燃料供给、点火装置,利用余热的节能装置,排放烟气装置,以及电气控制部份。点火装置和供给辅助燃料的第一级燃烧器设在第一燃烧室上方炉壁上,第二级燃烧器设在第三燃烧室的炉壁上。
第一燃烧室(以下称一燃室)、第二燃烧室(以下称二燃室)和灰室在竖向从上到下排列,第三燃烧室(以下称三燃室)与一燃室、二燃室和灰室并列,二燃室和三燃室之间有连通孔。
在一燃室和二燃室之间设上层炉篦,二燃室和灰室之间设下层炉壁,上层炉篦间隙比下层炉篦宽。
第一级燃烧器与炉壁垂直或向下方倾斜,第二级燃烧器稍高于连通孔并与烟气在三燃室的流动方向垂直,目的是形成一个高温紊流区,使空气和废气在该区内充分混合,使有机物质及恶臭物质被彻底分解。
上层炉篦倾斜放置,靠炉门一侧较低,下层炉篦水平放置,上、下层炉篦都可以同时是固定的或活动的,也可以一个固定,一个活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解决方案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由于采用了双层炉篦结构,在焚烧过程中细小的垃圾可以落在下层炉篦上继续燃烧,大大降低了灰烬中的可燃成份,杜绝了焚烧传染性垃圾时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其次上层炉篦倾斜放置,靠炉门一侧较低,可以通过调整炉篦上垃圾层的厚度来调整不同部位垃圾层的阻力,即靠炉门一侧厚度高一些,另一侧薄一些,这样各部位垃圾对空气的阻力基本趋于一致,使燃烧废气能均匀地穿过垃圾层,保证各部位垃圾均匀干燥、燃烧;第三,垃圾采用逆燃方式,即从垃圾顶部点火开始燃烧,在负压作用下,燃烧火焰向下,使表面垃圾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均匀地穿过垃圾内部,充分地利用了垃圾或辅助燃烧的燃烧热,提高了垃圾干燥与燃烧速度,不但燃烧充分,也节约辅助燃料,可以处理含湿量在70%左右的垃圾;第四,燃烧过程中不需翻搅垃圾,连续投入垃圾也不影响燃烧过程继续进行;第五,一燃室不单独设置二次空气供给孔,仅由第一燃烧器供给少量空气,因此垃圾是在空气不足状态下受热分解,从而有利于控制燃烧。处理不同垃圾时,可以通过控制辅助燃料或一次空气供给量来控制燃烧及热解速度,保证二燃室、三燃室始终在热负荷较稳定的状态下工作。
附图是逆燃式垃圾焚烧炉的剖面图。
实施例:在附图中,一燃室[2]、二燃室[5]、灰室[13]在竖向自上而下设置,三燃室[8]与此并列,一燃室[2]与二燃室[5]之间有倾斜设置的上层炉篦[4],靠炉门[1]一侧较低,炉篦间隙5-6厘米,二燃室[5]与灰室[13]之间设水平的下层炉篦[11],炉篦间隙约2厘米。一燃室[2]炉壁上方有垂直设置的第一级燃烧器[3],灰室[13]设有二次空气供给孔[12],二燃室与三燃室由连通孔[10]连通,三燃室炉壁上设有第二级燃烧器[9]。炉壁[7]用普通耐火粘土砖砌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未经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2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