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自动漏斗无效
申请号: | 87212977 | 申请日: | 198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2977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6-15 |
发明(设计)人: | 何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洪超 |
主分类号: | B67C11/02 | 分类号: | B67C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世长 |
地址: | 河南省南召***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漏斗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漏斗,特别是指一种具有自闭、自开功能的自动漏斗。
现有的漏斗的漏斗锥体形状大小都是固定的,对不同容量的容器,需要配备不同规格的漏斗,漏斗的存放、携带、保洁占据地方花费时间,十分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保存,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的自动漏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漏斗锥体是折叠成筒状的薄膜,在筒状物薄膜折痕之间的圆弧上粘合有塑料硬板,薄膜底部与漏斗嘴连为一体的漏液槽紧密地粘合在一起,硬板上方铣有齿槽,本实用新型配有一圆盖,圆盖内壁铣有对应的齿槽,当圆盖盖上时,使圆筒保持形状,当打开圆盖后,硬板受重力作用侧向外侧,当硬板带着薄膜向外倾倒一定角度时,被漏液槽顶住,使圆筒张开保持锥状,不使用时,将硬板拢起,盖上圆盖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漏斗锥体是一个可自开,自闭的筒状物,便于使用,携带、保存。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薄膜圆筒折叠示意图。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由圆盖1,硬板2,薄膜圆筒3,漏液槽4,漏斗嘴5组成。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装配后的正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薄膜圆筒是把一块软塑料薄膜剪成圆锥扇形,将薄膜折叠成折面是梯形20,其中梯形斜边与垂线夹角α的最佳角度为30°,两个相邻梯形折面形成一锯齿状21,如图3,在两相邻锯齿之间有一段圆弧22,用于粘合硬板4,然后将其粘合成圆筒状,圆弧段数选取视漏斗规格而定,如可取为16段。
硬板4是一宽度等于圆弧22长,长度略短于薄膜圆筒长度的塑料制品,在硬板4的一头铣有齿槽23,用于与圆盖内壁齿槽24咬合,硬板4制成后和薄膜圆筒的圆弧段粘合,形成本实用新型的漏斗筒。
在漏斗嘴上还安有一个橡皮套6,用于向容器装液体时,夹紧瓶口。
使用时,只需将橡皮套6套紧瓶口,将圆盖1取下,则由于重力的作用,硬板向外倾倒,漏液槽4的凸沿25的内径大于圆筒外径,正好支撑住硬板,使漏斗筒自动张开形成一圆锥斗状。当要收起时,收拢圆筒,盖上圆盖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洪超,未经何洪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2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率OTL功率放大器
- 下一篇:双腔溺水自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