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无链条踏动式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87213070 | 申请日: | 198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3070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27 |
发明(设计)人: | 高冲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冲霄 |
主分类号: | B62M1/04 | 分类号: | B62M1/04;B62M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链条 踏动式 自行车 | ||
现在大多数自行车在骑乘时,脚是随踏板(脚蹬)做360°迥转式运动的。而“踏动式”自行车脚和踏板只做上、下往复摆动。这样更符合两腿用力的自然规律,可以减轻膝关节和踝关节的疲劳。
但是迄今见到的为数很少的几种“踏动式”自行车,仍以链条传动为主,其缺点是传动结构不紧凑,长长的运动着的链条安全性差,为此必须加大链套,但这又带来了检修不方便的缺点。
“无链条踏动式自行车”兼有踏动式和无链条传动两种方案的优点,其特点是以行星齿轮传动代替链条传动;以上、下往复式踏动代替360°迥转式踏动。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紧凑,维护方便,踏动省力。为人们提供一种具有这些优点的人力脚踏车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该车与普通车一样,采用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前轮可以与后轮同样大,也可以比后轮略小),其基本结构见附图(图1、图2、图3),图中:
1-飞轮,2-后轴联接板,3-小齿轮,4-扇形齿板,5-踏柄(“大腿”),6-限位块,7-踏板,8-滑轮,9-钢丝绳,10-园弧状滑道,11-滑道固定板,12-小滚子,13-销轴,14-销钉,15-后轮,16-法兰盘轴档,17-顶丝,18-螺母,19-大衬套,20-飞轮千斤,21-芯轴,22-滑动轴承,23-螺钉,24-垫板,25-后叉端板,26-后叉。
该车在结构上左右对称。
该车的工作情形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以右脚为例。当右脚压下右侧的踏板7时,相应的踏柄5向下摆动,因而小齿轮3的轴线跟着向下移动,此时由于与之啮合的扇形齿板4是固定不动的,故小齿轮3产生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飞轮1做顺时针转动,因而后轮15跟着顺时针转动--车向前行驶。当右脚及右踏板7抬起时,各件做反过程运动,飞轮1产生逆时针转动。但是由于飞轮内的棘爪“千斤”20是单向工作的,所以车轮并不因此向后转动,而是依惯性继续向前滑行。直到踏板再次下压时,后轮重新获得向前转动的动力。
实际上,由于两脚是交替地上、下踏动的,所以右脚和右踏板上抬的过程正好是左脚和左踏板下压的过程。通过与右侧相似的传动,后车轮同样获得了向前转动的动力。
为了在一侧踏板踏下时,另一侧踏板自动上升,两踏柄之间有一条钢丝绳9通过一个滑轮8连接。改变钢丝绳的“有效工作长度”可以调节当一侧踏板踏到底时,另一侧踏板上升的高度,从而改变两腿上下屈伸的极限幅度。配合鞍座的调节可以适应不同身高、腿长和不同年龄人的需要。
在必要时,可以用两支拉簧代替钢丝绳9,当脚抬起时,踏柄自动复位(上升)。此时两脚可以交替地踏动,也可以同时踏动,以满足逆风、重载或短距离高速的需要。
由于踏柄较长,踏动时比普通车省力得多。
为了提高踏柄的受力稳定性,左右两侧可以装上两条园弧状的滑道10,当踏柄上下摆动时,踏柄上的小滚子12在滑道中滚动。当然,如果将踏柄的结构刚性设计得大些,此装置可以省略。
限位块6的用途是当踏柄5摆动到下限位置时,承受人体的重量(在上、下车时)。
图3所示小齿轮3与芯轴21之间为滑动轴承22,也可以采用滚珠轴承。
刹车装置采用现有的标准结构,图、文从略。
车速计算:(见图4,图5)
众所周知,行星齿轮机构的重要优点之一是在同样传动比下,其结构特别紧凑。或者说在同样结构尺寸内,具有较大的传动比。
在这里:飞轮1(齿数Z1)——相当太阳轮。
小齿轮3(齿数Z2)——相当行星轮。
扇形齿板4(齿数Z3)——相当内齿轮。
踏柄5——相当转臂。
i=1+ (Z3)/(Z1) ,设Z1=25
Z2=20
Z3=65
则i=1+ 65/25 =1+2.6=3.6
即当踏柄(即转臂)转动一周,飞轮(即太阳轮)将转动3.6周。若每踏一下,踏柄转动60°,则飞轮将转动 (60°)/(360°) ×3.6=0.6周 ①
对于普通自行车,大齿盘与飞轮的传动比:
i= (Z大)/(Z飞) = 48/20 =2.4
(按大齿盘Z大=48,Z飞=20计)
即当大齿盘转动一周时,飞轮转2.4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冲霄,未经高冲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玻璃砖
- 下一篇:孪胎保险载重自行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