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电动机双向运转控制器无效
申请号: | 87213092 | 申请日: | 1987-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3092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韦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成 |
主分类号: | H02P1/10 | 分类号: | H02P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机 双向 运转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动机双向运转控制器。
现有的简易电动机双向运转控制装置,其电动机运转时控电路都是由两只晶体管和两只电容器组成的非对称多谐振荡器构成,电路的占空比约八比一,其运转的时间约三十秒,反转前停转时间约4秒,因为两只电容器的充放电时间受到电路的制约,如在一个暂稳态内,一只电容处于放电时间,另一只电容器的充电过程可能完不成,这样必然会影响到下一个暂稳态周期,因此其不对称值不能过于悬殊,若要使电动机的运转时间有所改变,转向前的停机时间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无法实现运转时间在较大范围内可调,而换向前停机的时间保持不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在普通单相电容运转电动机上,以低廉的造价实现电动机正反运转时间可调,以及可靠转换电动机运转方向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电动机双向运转的控制电路由负阻振荡器(1)与计数触发器及驱动级(2)组合而成。在负组振荡器中,单结晶体管的发射极E与地之间接一只大容量电容器C,继电器J1接在单结晶体管基极B1与地之间。计数触发器的负脉冲输入线与继电器J1上的一组触点连接。继电器J1有两组触点,其中一组触点J1-1的(a)(b)两触点联接220V电源与电动机M,另一组触点J1-2中的(a)接计数触发器负脉冲输入端VT,(b)接单结晶体管基极B2端的降压电阻R,(c)接负电压V-。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是:电动机的正反运转时控电路采用了单结晶体管负阻振荡器,利用单结晶体管的负阻特性和RC充放电特性,形成非正弦的振荡波形,电路接通电源后,电容经可变电阻R1和电阻R2充电,使单结晶体管发射极E点电压逐渐升高,至UE到达峰点电压时,发射极E与基极B1间导通,在B1端输出一个正脉冲电压,呈高电位,导通继电器J1,常通触点J1-1(a)与J1-1(b)断开,电动机电源被切断,然后电容经E-B1和继电器线圈放电,为了保持继电器获得足以使运转中的电机完全停转直至能正常反转的导通时间(约4秒),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只1500μF的大容量电介电容器,使电容的放电时间能延长到4秒钟以上,当电容器电压降到不能满足E-B1间导通时,恢复阻断状态,继电器才释放,电动机电源重新接通,电容亦重新充电,重复上述过程。这样改变电阻R1的阻值,可改变电容的充电时间,而放电时间不变,从而形成一个可调的延时过程与一个固定的延时过程,满足了电动机正转(时间可调)——停——反转(时间可调)——停以至循环往复的时控要求。
控制转换电动机运转方向的继电器J2的电路采用了众所周知的计数触发器,在由时控电路控制的负脉冲到达时,触发器驱动级导通继电器J2,使J2上的两对触点联接,在下一个负脉冲到达时,继电器释放,继电器上的触点弹回,接通另外两对触点,以实现转换电动机绕组极性,改变电动机运转方向的目的。
负脉冲由负阻振荡器中的单结晶体管基极B2端输出,由于其波形的下降沿底部电位仍较高,不能可靠有效地触发,因此本实用新型又利用继电器J1的一组触点J1-2,联接一个负电压,当继电器导通时,触点J1-1断开电动机电源使电动机停机,触点J1-2输出一个负脉冲,与B2端降压电阻R降输出的负脉冲相加,产生一个有效的负触发脉冲,使计数触发器反转的可靠性明显增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主绕组和起动绕组两相绕组的单相电容电动机与JQX-4F继电器,继电器J2的两组触点联接电动机不同的绕组,改变一个绕组的极性,使两相绕组电流相序反转后转磁反向,实现电动机的逆运转,两组触点交叉连接,正好起到改变绕组极性的作用(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成,未经韦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3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的无刷发电机
- 下一篇:快速测量砖强度的线载荷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