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传式时速里程表无效
申请号: | 87213341 | 申请日: | 1987-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3341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4-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彦和 |
主分类号: | B60L3/12 | 分类号: | B60L3/12 |
代理公司: | 石油工业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杜伊芳 |
地址: | 新疆维吾尔族***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传 时速 里程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用的时速里程表。
目前汽车上所用的一般时速里程表,由于其采用机械式的软管、软轴传动,从驾驶室仪表盘到变速箱输出轴距离较长,中间弯折处很多,加之里程表内的涡轮、涡杆机构内无法加注润滑剂,机械磨损很严重。这些都使得这种时速里程表计量不准确,使用寿命也很短,有的仅使用半年就彻底损坏了。另外这种时速里程表的安装也很麻烦,如果安装不良,常常会引起指针跳动,尤其不适应远距离安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传式时速里程表,以克服上述时速里程表的不足。电传式时速里程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由时速感应器、分电器和时速表与电磁计数器构成。它完全淘汰了目前汽车上使用的那种时速里程表的机械传动机构,由装在时速表上的同步电动机代替了涡轮、涡杆机构,由金属导线代替了软轴、软管。工作性能很可靠,计量也很准确,使用寿命可延长3~4倍。
附图1是电传式时速里程表的时速感应器(2)与时速表(4)连接示意图。
附图2是时速感应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时速感应器上部的分电器(7)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时速表(4)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时速表(4)游丝平面位置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从附图1可以看出电传式时速里程表是由时速感应器(2)和时速表(4)两大部分组成。时速感应器的连接部件(1)连接车辆变速箱的输出轴。时速感应器和时速表部分用导线(3)连接。
从附图2可以看出时速感应器(2)的上部是分电器(7),分电器(7)和感应器(2)的中心共用同一根转轴(14),感应器中部是由转子(10)和定子绕组(9)构成。附图3描述了分电器(7)平面结构示意图,转轴(14)的外部装有凸轮(13),分电器(7)的动臂(12)与凸轮(13)的外圆接触,动臂(12)有一个上触点(11)与下触点(16)接触,下触点(16)与导线(3)接通。
从附图4和附图5可以看到时速表(4)内部结构,时速表(4)装有同步电机(18),同步电机是由定子绕组(20)、转子(19)和轴(25)构成,同步电机的上部装有永久磁铁(23)、磁圈(24)和敏感元件(17),时速表的游丝21安装在指针(5)的下部。同步电机用导线(3)连通。
车辆运转时,变速箱输出轴的转动通过连接部件(1)传递给转轴(14),由转轴(14)传递给分电器(7)的凸轮(13),由凸轮(13)通过分电器(7)的动臂(12),在上触点(11)与下触点(16)处产生时通时断的脉冲电流,通过金属导线(3)传递给连接在导线另一端的装在汽车驾驶室内的时速表(4)的电磁计数器(6)上,由电磁计数器(6)记下汽车行驶的累计公里数。与此同时,汽车变速箱输出轴的转动也通过连接部件(1)传递到时速感应器(2)的转子(10)上,使得时速感应器(2)的转子(10)转动。时速感应器(2)的转子(10)转动时,其定子绕组(9)就产生出各种不同频率信号和三相电动势也通过导线(3)传递给时速表(4)的同步电动机(18)的定子绕组(20)上,使同步电动机(18)的转子(19)旋转,旋转的转子(19)通过轴(25)带动磁圈(24)与永久磁铁(23)一起旋转。磁圈(24)与永久磁铁(23)所产生的旋转磁场作用在敏感元件(17)上,产生反电势。使敏感元件(17)与旋转磁场有相同方向的转力矩。这一力矩与游丝(21)的反作用力矩相平衡,由时速表的指针(5)在时速表(4)的表盘(22)上指示出相应的时速。此时即可达到计时速、计里程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电传方式计时速、计里程,计量准确,且表针指示平衡。
2、用金属导线代替软轴、软管传动,可以不受位置、距离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安装方便。
3、由同步电动机代替涡轮涡杆机构,不但计数准确,而且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彦和,未经张彦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3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