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三联式复合缓冲多柔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13507 | 申请日: | 1987-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3507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7/26 | 分类号: | F27B7/26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金品端,王顺昌 |
地址: | 北京市石景***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联 复合 缓冲 传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低速、重载、大扭矩传动的多点啮合柔性传动装置,特别是适用于与工业炉窑类似的工作机械的多柔传动装置。
在低速、重载、大扭矩设备的传动中,末级传动均为大齿圈与小齿轮的啮合,在运行中主轴或窑体发生挠曲变形后,大齿圈下压,恶化了与小齿轮的啮合条件,影响正常传动,甚至可能发生“咬死”、“打牙”等设备事故。生产实践中经常采取安装时予留间隙的办法,以保证挠曲变形后,仍能正常啮合,这种办法虽然不发生“咬死”,但开始时啮合仍不理想。柔性传动装置正是为解决此问题而出现的,现有的多点啮合柔性传动装置,主要为悬挂式,其中又有全悬挂式和半悬挂式之分。全悬挂式例如用于氧气顶吹转炉上的美国PGC型,系将传动装置全部悬挂在工作机械主轴(耳轴)上,当主轴挠曲变形时,传动装置可随主轴一起同步变形,以保证末级小齿轮和大齿圈之间的正确啮合,但却对主轴及工作机械产生附加载菏,不但加大工作机械或主轴的结构尺寸和要求选用性能好的材质,增加了设备投资,同时还不便于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检修。半悬挂式则是将传动装置中后置部分悬挂在工作机械主轴或大齿圈上,而将前置减速环节固定在地基上,为了与后置环节对中,需采用万向联轴器进行联接,由于万向联轴器形大、量重使得整个装置不紧凑,设备投资也高。如BFP型就属于改良的半悬挂式传动装置,其前置减速环节固定于地基上,后置减速环节中小齿轮装于刚性壳体内,而刚性壳体通过刚性支杆和弹性推杆的支承作用,能与随同工作机械发生挠曲变形的大齿圈一起同步下移,从而保证正常传动,但是前、后置减速环节之间仍采用形大、量重的万向联轴器进行对中联接,使的整个传动装置仍存在如前所述半悬挂式装置的缺点。此外上述这些传动形式还存在消耗功率较大,不利于节能的问题。
为了克服上述悬挂式多柔传动装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低速、重载、大扭矩传动中,既不增加工作机械主轴负荷,又具有全悬挂式多柔传动的优点、既便于安装和对设备维护检修简便、且形小量轻、消耗功率小、利于节能和节约基建投资的由安全型液力偶合器、摆线针齿减速机、具有可移动辊轮的平面弹簧支座组合而成的三联式复合缓冲多点啮合柔性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多点啮合柔性传动装置,是一种用于低速、重载、大扭矩传动的传动装置,它包括交流电机、联轴器、减速器、离合器、末级大齿圈及小齿轮,其特征是由安全型液力偶合器、摆线针齿减速机、具有可移动辊轮的平面弹簧支座组合成三联式复合缓冲多柔传动装置;传动装置的基座为具有可移动辊轮的平面弹簧支座;大齿圈具有突缘小齿轮两侧具有法兰状轴套且大齿圈的齿宽大于小齿轮的齿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联轴器为安全型液力偶合联轴器,它具有能带载空载启动,且起动平稳、安全可靠,并能提高功率因数,利于节约电能、可直接使用交流电机进行驱动等优点,同时由于这种联轴器还具有自适应的特性即自适应性(外载增加,输出转数降低,外载减小输出转数增加),因此在多点啮合柔性传动中能自行进行各啮合点的机械同步,可不用电气方法同步,不需采用直流电机,从而不但简化了同步技术还能较多地节约设备投资和基建投资并能减少经常电耗。
本实用新型的多点啮合柔性传动装置,在进行功率分流方法上,采用了外型小、重量轻、速比大、能传递一定功率的单级摆线针齿减速机,从而使得整个传动装置比现有多柔传动所采用的普通园柱形齿轮减速机系统的体积和重量大大减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3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