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体腧穴定位等分器无效
申请号: | 87213517 | 申请日: | 198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3517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善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善义 |
主分类号: | G06G1/10 | 分类号: | G06G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河北省唐山市路***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体 定位 等分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医针灸,理疗选择人体腧穴位置度量技术领域。
目前,针灸理疗临床取穴尚无专用度量定位器具。通常使用的腧穴定位法有骨度折寸法、体表标志法、手指同身寸法。简易取穴法四种。骨度折寸法用起来比较繁琐,操作者一般不用,标志法适用范围小。手指同身寸法以患者手指某段或并指宽度为标准度量定穴位,由于人体结构并非都成比例,所以此法本身就不准确。简易取穴法更难免误差。实际上,临床人员采用经验目测法取穴具多数,致使标准取穴技术难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给针灸理疗临床人员提供一种准确测量人体腧穴位置的度量器具,并推动针灸理疗临床取穴手段实现标准化,本器具在其容量范围内还可等分其它物体长度。
本器具是根据平面几何原理和骨度折寸法原理而设计的、鉴于折寸法中的“寸”是随患者身材变化而变化的单位长度,不具有人们常用度量单位“尺寸”中的额定值含义,因此,称“寸”法不够科学,同时也不利于国际标准化。所以本设计规定等分单位为“度”。其含义是半径变、弦变而弧度不变。本器具等分点或量取穴位点即弧之端点。同时还规定纵度走向自下而上,横度以人体中线或以某经络线为基准线左右走向。
本器具由等分板(1)、等分游标(5)、测量游标(12)三部分组成。等分板(1)和等分游标(5)由定向体(10)联接。测量游标(12)垂直套装在等分游标(5)上。等分板(1)两侧分别为大、小等分份数标记(14),标记(14)对应点连接刻度线为等分份数线(3),等分板(1)一端有一个基准标(4),沿0位线伸出尺外。等分板(1)两端各有一个V型导轨(2),V型导轨(2)与滑块(8)压合。滑块(8)由螺钉(15)与等分游标(5)两端连接。等分游标(5)主体横断面为形(6),测量游标(12)形部件(16)套装在等分游标(5)上,与等分游标形(6)咬合,并由弹簧(13)卡紧。定向体(10)匚形盒壳上方有一横槽(17),推钮(7)与横槽(17)磨合。定向体(10)下底由螺钉(11)紧固在等分板(1)两端。推钮(7)方柱(18)插入压紧弹簧(9)方孔(19)和滑块(8)方孔(20)内。按照上述结构,等分游标(5)两端的滑块(8)受定向体(10)推钮(7)的推动,可使等分游标(5)沿着等分板(1)的V型导轨(2)和定向体横槽(17)往复运动。以确定人体被等分部位的单位等分长度。测量游标(12)可沿等分游标(5)滑动,与基准标(4)配合,以确定被等分部位的长度范围。
本器具使用方法包括:
1、确定患者所测基准部位上、下、左、右基准点(基准部位见针灸学教材)。将基准标(4)零位线对准下或右基准点,移动测量游标(12),使之对准上或左基准点,2、按骨度折寸法规定等分份数标准,在等分板(1)上找出被测部位应分份数线,双手拇指推动等分游标(5)的推钮(7),使测量游标(12)与等分游标(5)的左或右垂直点对准应分份数线,等分板(1)纵轴右面等分线使用右垂直交点,左面类推。此时,交点下方等分游标(5)与等分板(1)的交会线即为等分线。其所显示的分划单位即每一格的长度就是患者在此部位的单位等分度(每一格为一度),3、根据腧穴与基准点的距离,确定腧穴位置。4、弯曲部位如头部,可先用软线量取被测部位长度,然后拉直,用上述1~3法操作,即可达到目的。5、被测部位超出等分板(1)大分划范围,可采用人体折半法计算。所得单位等分度乘2,即为该部位实际单位等分度,若被测部位小于等分板(1)小分划范围,可采用分划折半法计算,即将8度线视为16度线使用,等分线所显示的单位等分度除2,即为该部位的实际单位等分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有以下优点:1、选穴准确。可避免目测指测误差。2、节省时间。使用本器具一般只用二个动作即可确定被测部位单位等分长度,可消除折线、折棍等分繁琐问题。3、适应范围广,各种人体成比例或非比例部位或适宜物体长度均可度量等分。4、可使四种传统腧穴定位方法基本统一。除个别有明显体表标志的腧穴外,人体绝大多数腧穴均可由本器具度量定位,有利于临床取穴手段标准化。5、本器具结构简单,易制作,易操作,可普及使用。
注:图1:等分器俯视图;图2:等分器主视图;图3:等分游标侧视图、剖视图、测量游标主视图;图4:定向滑动机构剖视图;图5:等分板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善义,未经张善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3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